蛇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长三角地区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沪苏浙皖开年首次会议的主要议题都是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但又各有特色,体现出各个地方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
继续担当经济“挑大梁”重任,狠抓开局起步
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将在2025年继续担当经济“挑大梁”的重任。
浙江省委书记强调,要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今年要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全力争取用好政策,确保项目投资增速快于GDP增速、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面上投资增速、民间投资占比稳定上升、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份额基本稳定。要在大力提振消费、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释放“两新”政策效应,拓展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江苏省省长指出,要聚焦“自立自强”打造“重要阵地”,持续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聚焦“强省之要”练好“看家本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前沿阵地”扩大双向开放,塑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聚焦“勇挑大梁”狠抓开局起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经济“挑大梁”的关键抓手在于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浙江省委书记指出,要始终强化改革创新这个根本动力,要在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突破,重点做好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
江苏省委书记指出,做好今年工作,要更大力度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建设,瞄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建好基础科学中心,用好各类科研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努力在重点产业领域成为全球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安徽省委书记表示,安徽要加快打造“三地一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最大的变量就是创新,最关键的着力点就是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抢占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着力构建体现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
江苏省委书记指出,要更大力度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紧扣“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未来产业集群),深入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把握未来产业靠技术驱动、靠场景牵引的特征,选准赛道,推动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加快落地、裂变为产业。
浙江省委书记提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安徽省委书记表示,要推动高效能产业创新,扎实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构建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培育高质量经营主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持续优化公平、诚信、透明的营商环境,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于增强企业获得感,助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新春第一会”连续第8年锚定优化营商环境。上海市委书记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促进市场平等准入、要素公平获取、权益依法保护、办事高效便捷,维护好中小企业合法利益,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坚持依法律、按规定办事,政策法规要清晰稳定可执行,经营主体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职能部门依法监管履责、保障公共利益和企业利益。
浙江省委书记指出,要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上取得新突破,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一体推进,抓好平台能级提升、开放枢纽打造、开放环境营造和外贸稳量提质,加快提升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国际竞争力,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开放环境,增强对外开放话语权、定价权、规则权。
安徽省委书记表示,要改进作风,创优营商环境,及时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引导和助力各类经营主体更好参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021年,浙江被赋予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向。
浙江省委书记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要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要始终把牢缩小“三大差距”这个主攻方向。要始终锚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这个根本目的。
此外,要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生态省上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工程,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以生态省建设实际成效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