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反弹行情持续!2月10日收盘,港股三大指数均上涨,恒生指数涨1.84%报21521.98点;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纷纷涨超2%。2025年1月南下资金持续维持大额净流入,月净流入额约1256亿港元,创2021年2月以来单月最高。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南下资金的持续流入不仅反映了内地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信心增强,也预示着港股可能成为今年资本市场的“香饽饽”。他们认为,2025年,A股和港股市场将在AI产业链、自动驾驶、数字经济等更多方面相向而行、携手共振、共同发展。
南下资金持续维持大额净流入,港股要成“香饽饽”
进入2025年,港股交投市场进一步活跃。1月南下资金持续维持大额净流入,月净流入额约1256亿港元,创2021年2月以来单月最高。
“这一现象反映了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信心。”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港股整体估值相对较低,吸引了寻求价值投资的内地资金。同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受益于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政策红利,进一步增强了其吸引力。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也认为,南下资金近期不断大额净流入反映出投资者对港股市场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
“目前的港股整体估值相较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处于非常低水平,是极具吸引力的价值洼地。对追求低估值资产的投资者来说,港股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随着内地经济的逐步复苏,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信心也在增强。”他还表示,加上以海外投行为代表的国际资金近期强烈看好中国资产,港股自然成为外资布局中国的最佳“跳板”。另外最近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要大幅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在香港的资产配置,这一政策信号也给市场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极大增强了投资者对港股的信心。
如何看待港股、A股投资?普通投资者如何上车
AI热潮带起港股整体投资气氛,2月3日是港股蛇年首个交易日。当日,在日韩市场明显调整的情况下,港股表现强势,恒生科技指数强势收红。港股科技股爆发,人工智能概念股走强。
年初至今,港股主要指数基本飘红,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8%。蛇年春节后首周,三大指数升至三个月高位,并同时升至年度高位。2月10日,港股进一步反弹,恒生指数涨1.84%报21521.98点;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纷纷涨超2%。
展望2025年,陈兴文认为,港股和A股市场均存在较大的投资机遇。
在他看来,对港股而言,科技与创新领域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尤其是在半导体、人工智能、5G等领域。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受益于政策支持,还得益于全球科技革命的推动。此外,消费与金融板块也有望迎来回暖,随着经济复苏,消费板块的需求逐步释放,金融板块则受益于低估值和政策支持。绿色经济也是港股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新能源、环保等相关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刘岩指出,2025年港股市场有望继续延续估值修复的行情,特别是在创新科技、消费复苏、低估值高股息板块等领域中将会看到有更多资金流入。同时随着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政策以及香港市场的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强化等政策改革的不断加强,也将为港股市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刘岩则指出,2025年,A股和港股市场将在更多方面相向而行、携手共振、共同发展。多个经济主题将成为市场主导,如AI产业链(算力基建、AI应用端)、自动驾驶、数字经济、人形机器人等。这些主题将贯穿全年并引导市场投资方向。
谈及投资者投资港股的建议时,陈兴文认为,投资港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分散投资是关键,避免过度集中在某一行业或个股上,以降低投资风险。其次,关注基本面是核心,选择业绩稳定、估值合理的优质企业,避免盲目追涨杀跌。再次,长期视角是必要的,港股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应保持耐心,注重长期投资价值。最后,风险管理不可忽视,了解港股市场的规则和风险,合理配置资产,避免盲目跟风。
刘岩建议,投资者选择港股进行投资前一定要深入了解港股市场的交易规则、监管制度等方面的特点。具体可以选择估值较低且基本面稳健的公司,或者是具有核心技术和长期增长潜力的创新科技企业。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港股实行 T+0 交易且无涨跌幅限制,股价波动可能更为剧烈。要设置合理的止损止盈位,控制仓位,避免过度投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