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思炀)2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其中,辛巴带货的螃蟹被消费者反映解冻后全是黑水一事被点名。


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月28日至2月5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消费维权舆情总体平稳,餐饮消费、文化娱乐、电商网购、文旅出行等方面维权诉求较为集中。


其中,有关电商网购的负面信息约21.53万条,占吐槽类信息的14.83%。有关餐饮消费的负面信息共56.65万条,占吐槽类信息的39.03%。春节走亲访友、外出聚餐增多,餐饮需求旺盛,但也容易出现价格争议、食品安全、服务纠纷等问题。如春节期间,辛巴带货880元海鲜大礼包,被消费者反映大礼包中的螃蟹解冻后全是黑水,无法食用。辛巴发布说明并道歉,其海鲜供应商尖锋食客回应称,将赠送一瓶五粮液作为补偿。


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基于当前技术发展与市场革新,可以多角度推进消费维权工作,如紧抓AI(人工智能)发展的契机,加速推进智能应用,建立智能化监管体系,构建“未诉先办”“防患未然”的工作机制;各地消协组织一方面要认真对待消费者投诉,拓展基层消费维权服务网络,建立推广消费纠纷快速处置通道,另一方面可在客流密集场所派驻流动巡查员,现场解决纠纷,缩短维权时间,实现投诉便利化、信息透明化、处置快速化。


此外,各地相关部门发布消费提示时,可通过自媒体政务平台发布“消费风险地图”,引导消费者避坑,同时起到警示作用;相关行业组织持续推动行业自律升级,敦促各行业企业明示节假日服务降级风险、价格涨幅上限等,通过短视频、小课堂等方式,对一些隐性条款、消费套路进行公开,实现行业自我净化;商家等经营主体则应坚守诚信经营底线,切实做好价格公示,确保消费者对价格波动知情,减少矛盾纠纷。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