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足劲儿推进结构性改革和成本管控的资生堂集团,仍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挑战。

2月12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日本化妆品集团资生堂发布2024年财务数据,报告期内,该集团实现净销售额9906亿日元,同比增长1.8%;营业利润约76亿日元,较上年同期的281亿日元下滑73%;受结构性改革费用等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净利润为-108亿日元。

财报指出,日本市场的增长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成本管控已经初见成效,“在核心品牌的推动下,日本以及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净销售额稳定增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洲市场的下滑。”

醉象品牌“拖后腿”,曾因成分问题召回产品

分品牌来看,2024年,资生堂集团旗下定位高端的肌肤之钥(Clé de Peau Beauté)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彩妆品牌NARS的净销售额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专业防晒品牌安热沙(ANESSA)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抗老护肤品牌怡丽丝尔(ElIXIR)净销售额增幅达8%;香水品牌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和纳西索·罗德里格斯(Narciso Rodriguez)则分别录得9%和8%的同比增长。


图/资生堂集团财报截图

与上述品牌相比,主品牌资生堂(SHISEIDO)以及精简护肤品牌醉象(Drunk Elephant)成为摆在资生堂集团面前的难题——报告期内净销售额分别同比下滑3%、25%。而在2024年第三季度,这两个品牌的净销售额同比降幅分别达10%和46%。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2019年资生堂集团斥资8.45亿美元收购、以进一步完善品牌矩阵的醉象,还于去年11月在官网发布召回公告,在美国自愿召回三款产品,分别为一款洁面产品和两款面霜。该品牌表示,由于防腐剂和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个别成分混淆,导致某些批次的产品配方受到影响,其中,洁面产品含有成分表中未列出的防腐剂成分,两款面霜则含有成分表中未列出的表面活性剂。

面对消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为推动可持续的利润增长,资生堂集团于去年年底推出新的中期战略“2025-2026行动计划”。在此次披露的财报中,这一计划被重点提及。

在聚焦重点品牌方面,该集团计划对旗下三大核心品牌(Core3品牌:资生堂、肌肤之钥、NARS)和五大未来品牌(Next5品牌:安热沙、纳西索·罗德里格斯、三宅一生、怡丽丝尔、醉象)新增300亿日元的营销投入,届时,资生堂集团对上述八个品牌的营销投入将达到或超过所有品牌营销投入的80%。同时,集团也将根据收益和成长情况,对旗下一些品牌的规模进行缩减。

中国市场迎拐点,净销售额同比增长0.8%

按区域划分,得益于业务转型计划的实施以及对高增长品牌的聚焦,资生堂集团2024年在日本本土市场实现净销售额2837.76亿日元,同比增长9.2%,在总净销售额中的占比达28.6%;在安热沙、肌肤之钥以及香水业务的推动下,亚太市场(不包含日本、中国)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6.5%至716.5亿日元;美洲市场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7.5%至1185.47亿日元;EMEA市场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3.4%至1326.65亿日元,财报指出,在该市场,资生堂和NARS品牌实现了稳健增长。

目光移至中国市场,2024年资生堂集团重回增长——净销售额达2499.52亿日元,同比增长0.8%,核心营业利润增长53亿日元至123亿日元,虽然增幅有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资生堂集团在华销售迎来拐点,去年第三季度,其在中国市场的净销售额同比下降13.2%。

“去年双十一期间我们的业绩实现了大幅增长,从全年来看,肌肤之钥、安热沙以及NARS品牌均实现了增长,但主品牌资生堂仍面临挑战”,该集团在财报中表示,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其正在向可持续增长模式进行转变,更加注重品牌和产品的沟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此外,财报显示,资生堂集团的旅游零售业务主要通过机场和市中心的免税店销售化妆品和香水。报告期内,该集团旅游零售业务净销售额同比下滑18.6%至1078.34亿日元。

对于重回增长轨道的中国市场和持续承压的旅游零售业务,该集团也提出了三大策略,包括通过提高电商渠道的营销能力抓住增长机会;在中国市场重塑主品牌资生堂的产品组合,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趋势;在旅游零售业务方面,则将重点转向由游客驱动的增长,优化跨区域运营。

从各项举措来看,资生堂集团正在通过变革重建盈利基础,2025年其将净销售额的目标定在9950亿日元,预计同比增长4.4%;核心营业利润预计同比增长0.1%至365亿日元,同时,希望在今年完成结构性改革,以期在2026年实现7%的核心营业利润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编辑 韦博雅

校对 柳宝庆

封图 资生堂集团财报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