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2025年新春伊始,中国AI行业迎来里程碑时刻。DeepSeek崛起引发全球AI产业震荡,百度开源、GPT免费 ……
由深度求索公司研发的开源大模型DeepSeek以"低成本+高智能+全开源"的颠覆性优势横空出世,犹如一条激活全球AI生态的鲶鱼,在科技界掀起惊涛骇浪。
这场由DeepSeek引发的"中国冲击波"首先震荡硅谷,OpenAI坐不住了。
“每天都有压力。”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坦承压力,并于2月初紧急推出"防御三连击":发布正式版o3-mini模型、开放ChatGPT联网搜索免登录使用、推出深度研究功能,之后更宣布将推出跳票已久的GPT-5。
中国AI的代表性人物李彦宏也紧急应变,在2月13日-14日接连宣布文心一言免费及开源,颠覆了自己此前“开源模型是智商税,闭源模型更强大”的言论。
行业震荡波持续扩散。其他老牌AI厂商和“AI六小虎”则“有人欢喜有人愁”,在DeepSeek外的“最大赢家”阿里云,有员工告诉贝壳财经记者,DeepSeek证明了开源的价值,春节期间加班“值了”;而此前花大力气进行用户投流,争抢C端大模型APP头把交椅的Kimi和豆包,则被DeepSeek通过口碑“降维打击”,光环不再。
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原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创始院长田丰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DeepSeek是专注基础模型的公司,并没有花太大精力在产品上,不像Kimi和豆包必须让用户“不卡”(注:当前DeepSeek由于需求过大导致频繁“服务器繁忙”影响了用户体验),加上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足够的算力本地部署DeepSeek,因此其崛起首先会利好算力厂商。此外,DeepSeek的开源战略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了免费的模型,这是建立属于中国的技术栈的好机会。
这场由开源引发的产业革命正重构全球AI竞争格局。当技术普惠成为现实,行业或将迎来"得生态者得天下"的新纪元。
DeepSeek引发“鲇鱼效应” OpenAI打出免费+新品“组合拳”
DeepSeek的横空出世,给AI行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首当其冲受到强烈冲击的,便是长期稳坐“前沿AI大模型公司”头把交椅的OpenAI。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一款可本地部署DeepSeek模型的软件中发现,采用Qwen 7B模型作为基座的蒸馏模型下载量截止2月17日已达85.3万次。
DeepSeek以势不可挡之势,迅速登顶中美苹果商店免费APP下载榜,仅过3天,OpenAI便仓促出招,放出正式版o3 - mini模型。然后在6天时间里,OpenAI更是马不停蹄,先是果断宣布ChatGPT搜索免费,试图以免费策略吸引用户流量,紧接着又推出深度研究功能打出了一套凌厉的“组合拳”,意图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稳住阵脚。
其中,搜索免费显然是为了应对DeepSeek的联网搜索能力,但对手也是免费,这仍然会让自己在竞争中落入下风。为了抢回主动权,OpenAI还特别说明“不用注册就可以搜索”,把战火烧到了谷歌等搜索引擎的领域,想要抢占用户搜索入口的生态位。
山姆·奥特曼在社交平台发文称OpenAI的路线图将更新至“GPT-5”。
如果这还不够,就该“深度研究”上场了。“深度研究”这个连名字都和DeepSeek中文名“深度求索”相似的功能则更有深意:这是一项可以让大模型长时间思考,用5至30分钟时间回答用户提出的深度问题,并产出分析师级报告的功能。对于整个AI大模型行业来说,这也是一项首发的创新功能,OpenAI大秀一把“肌肉”,展示“我有人无”的前沿技术能力。
DeepSeek-R1发布后,由于在多项测试指标上和OpenAI的o1模型持平,因此何时发布比o1模型更为先进的o3模型就成了OpenAI“找回场子”的关键,而山姆·奥特曼的策略依旧是“更进一步”。2月13日,他宣布不再发布o3模型,而是将在几周内推出GPT-4.5,在几个月内发布GPT-5,“我们和您一样,厌倦了模型选择器,希望回到神奇的统一智能上,后续GPT-5将融合语言、绘画、搜索、深度研究。”
“这显然是受到了DeepSeek的启发。”田丰分析道,“DeepSeek界面简洁,点击对话框左下角的‘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按钮就分别是推理和搜索,而未来GPT-5的前端也会是一个统一系统。”
开闭源之争走向“终局”?文心一言“转身” 通义千问成“第二大赢家”
反观国内,DeepSeek出现后,最先出战的是百度。
此前,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是坚定的“闭源信徒”,支持这一观点的最有力论据显然是闭源模型OpenAI的“珠玉在前”。他曾在2024年4月表示,“开源模型会越来越落后”,并在7月接受采访时称,“开源其实是一种智商税……你永远应该选择闭源模型。今天无论是ChatGPT、还是文心一言等闭源模型,一定比开源模型更强大,推理成本更低。”
百度公众号截图。
但当DeepSeek出现并选择开源后,山姆·奥特曼本人都在回答网友“是否考虑开源”的问题时表示,“我们正在讨论这一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面,需要找出不同的开源策略。”
如果说,OpenAI还能够以大模型的先进保持闭源并收费的合理性,对于百度,选择可能只剩下一个,只不过没有人想到李彦宏“转身”的速度如此之快。
2月11日,李彦宏对DeepSeek的出现公开表示“创新是不能被计划的。”2月13日,百度宣布文心一言将于4月1日起全面免费。2月14日,百度直接表示,将“在未来几个月中陆续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并于6月30日起正式开源。”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百度智能云还是最先宣布接入DeepSeek的云平台之一,时间是2月3日,春节假期还没有过完。
在AI大模型领域的激烈战场上,开闭源之争似乎正悄然走向“终局”?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文心一言毅然改变路线,而通义千问则悄然崛起,成为这场变革中的“第二大赢家”。
阿里云春节期间依旧忙不停。1月29日,通义千问就发布了Qwen2.5-Max大模型,在各项测试指标上超越了DeepSeek-V3,让本就因负责春节晚会云计算服务而忙得不可开交的员工们又多加了一天班。
“这波DeepSeek的出现天翻地覆,改变了很多。我们春节有一批人是没有放假的,但有效加班很有价值,因为阿里巴巴的DNA就是开源,DeepSeek替开源路线正名了,回头看看,我们做对了事情,很有成就感。”有阿里云的员工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此外,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当前流行的DeepSeek本地部署中,通义千问Qwen系列模型被不少人用来作为承接DeepSeek知识蒸馏的“底座”,如李飞飞用不到50美元云计算费用训练出的s1模型据传“和R1不相上下”,就是通过Qwen2.5-32B-Instruct模型微调而成。
值得一提的是,2月13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正式确认阿里巴巴与苹果的AI合作伙伴关系。2月14日,阿里巴巴港股股价上涨6.34%。
C端投流模型遭“降维打击” AI六小虎“有人庆幸有人忧”
DeepSeek的横空出世,也让国内的AI大模型“新锐势力”的代表“AI六小虎”们处境尴尬。
此前,DeepSeek行事低调,甚至没有被行业人士列入“六小虎”的行列,但春节期间一鸣惊人后,直接甩开“六小虎”,要与OpenAI一较高低。
AI六小虎中,与DeepSeek对比最为强烈的当数2024年年初资本的“头号宠儿”Kimi,其逻辑与OpenAI类似,走闭源路线、坚持预训练、吸引C端市场。今年1月20日,Kimi发布k1.5大模型,并表示“这应该是全球范围内,OpenAI之外的公司首次实现o1正式版的多模态推理性能。”
但遗憾的是,Kimi大模型K1.5,遇上了同一天发布的DeepSeek-R1,可谓“生不逢时”。
另一边,Kimi在C端市场投以重金,和豆包在争抢App用户方面展开正面厮杀。
但DeepSeek以口碑营销的方式“降维打击”了所有其他App,于1月28日登顶中美苹果应用市场免费榜第一。根据Xsignal的数据,2025年1月10日至2月8日,DeepSeek的日活跃用户数量为1.19亿、豆包为2505万、Kimi为688万。
“DeepSeek专注于语言基础模型,核心是研发,不是产品,对于DeepSeek来说App只是一个窗口,并没有花费那么多精力做产品和商业化。而Kimi很早就不再参与打榜单了,重点放在商业化、用户量和to C的产品上。因此DeepSeek的目标和Kimi、豆包是不一样的,但大量用户访问之下,DeepSeek也有算力需求,这另一方面也给了云厂商机会。”田丰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有公开报道称,DeepSeek出现后,月之暗面内部已经将“持续拿到SOTA结果(指最佳技术或最高水平模型)”确定为当下最重要的工作目标。
“AI六小虎”的剩下几位“选手”怎么想?MiniMax有员工告诉贝壳财经记者,DeepSeek火爆对公司其实是好事,“1月15日我们发布了新一代01系列模型,对于是否开源老板曾想了很久,最终决定开源,这说明老板对技术的判断是敏锐的。”
该员工表示,MiniMax和DeepSeek相似的一点是都坚持基座模型的创新和训练,“在这点上,我们和其他给政府做项目,或者放弃模型技术创新、重点放应用的公司完全不一样,公司技术团队有情怀,相信技术驱动才能走向AGI(通用人工智能),这一点从DeepSeek身上得到了印证。”
贝壳财经记者还注意到,“DeepSeek冲击波”过后,有两家“AI小虎”展开了行动。
2月11日,智谱宣布和三星在智能体方面展开合作,三星旗下最新的Galaxy S25系列手机可以支持基于AI的实时语音和视频通话,以及实现图片理解和系统功能调用、AI搜索、文案写作等,智谱清言也成了三星手机的预装软件。
智谱公众号截图。
“我们有自己对于AGI的路线图,会一步一步来走。另外,智能体需要大模型有强推理功能,才能一步步执行与环境的交互,因此DeepSeek这类推理大模型的出现也是对智能体的利好。”一名智谱员工对贝壳财经记者说。
2月14日,零一万物宣布与苏州高新区联合成立“产业大模型基地”,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强调“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产业的关键节点,大模型绝非‘空中楼阁’,而是驱动实体经济的核心引擎。”“在基座模型性能不断提升的当下,应用将百花齐放,这为中国团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
有分析人士认为,面对DeepSeek的崛起,国内各大AI大模型厂商的竞争态势也将更加趋于明朗:沉下心做基础研究的、重点做产业应用的、主推智能体的、主打C端商业化的……DeepSeek之后,AI大模型之间的道路将更加“泾渭分明”。
而对于DeepSeek能否一直“领跑”,田丰直言由于大模型迭代的速度很快,权威中立的榜单每个月都有大幅变化,因此估计3、4月份就会有对标DeepSeek的模型出现,“就像过去榜单第一永远是OpenAI,DeepSeek只有持续领先,才能成为“benchmark”(基准)。”
记者联系邮箱:luoyidan@xjbnews.com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罗亦丹 编辑 陈莉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