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据新华社2月17日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座谈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虞仁荣、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等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先后发言,就新形势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等均参会。


座谈会有哪些信号意义?


提振信心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制度性动力


此次座谈会提及,几十年来,关于对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以高规格形式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一以贯之的重视与支持。本次参会企业代表聚焦科技创新与消费领域,既体现了国家长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决心,更凸显出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民企引领创新、促进内需的战略考量。此次座谈会系统梳理了民营经济对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深刻阐明民营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客观分析当前经济机遇与挑战的同时,特别强调落实要素平等使用、规范涉企执法、整治“四乱”现象等关键举措,为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构筑起制度保障。


滕泰称,这些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部署,既回应了市场主体的现实关切,又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制度性动力,必将有效提振发展信心,助力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不断巩固。


根据座谈会,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芦哲表示,此时召开会议,释放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强法治乃民营企业发展之根基。推进立法、加强权益保护、规范涉企执法,是近期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点。2024年9月政治局会议以来,中央高层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如9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随后10月,司法部、国家发改委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在法律层面再次明确,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后,12月16日国务院以“加快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为主题,进行第十一次专题学习,再次强调这一问题。


如何理解科技企业“出圈”?


抢占先机,科技创新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银河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称,非常荣幸能受邀参加本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作为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代表,深切感受到对民营企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我们对于民营企业发展前景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决心。”


徐鸣感受到了民营经济正在迎来新的机遇,大有可为。他表示,作为商业航天的创新主体,银河航天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从最初的100家增加到1300多家,带动了卫星制造、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协同发展,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也不断丰富。“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加油,我们相信爱拼才会赢,将继续推动大国重器级别的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融合发展,抓住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机遇。我们将在太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持续发力,助力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在此次座谈会上,科技行业企业家颇受关注。对此,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这凸显了科技创新在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的核心价值。科技创新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正为民营企业开辟广阔市场空间。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能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从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


他认为,科技创新促进企业产业升级,推动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此外,科技创新优化企业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实现降本增效。更重要的是,科技创新为企业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形成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


朱克力表示,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民营经济从萌芽到茁壮成长,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其一,有着“五六七八九”的显著特征,即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其二,近年来科技投入以及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探索和突破都有目共睹,无不彰显出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巨大潜力。


民营经济如何在挑战中突围?


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配套政策陆续出台


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内外挑战。从内部来看,部分民营企业存在管理模式落后、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而外部环境方面,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存在。


此次座谈会称,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朱克力认为,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意义非凡,既是对民营经济重要性的再度强调,更是为解决民营经济发展困境提供方向指引的关键契机。会议的召开或预示着一系列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将陆续出台,这对于稳定经济增长、稳定股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稳定经济角度而言,民营经济作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其稳健发展能够带动大量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进而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从资本市场来看,民营经济的向好预期,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增强市场信心,稳定股市大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从无到有,如今已经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拉动经济和促进就业的关键部分。近几年,特别是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电动汽车,科技平台企业,数字化的企业。在当前经济需要更多创新,需要更多经济活力的时候,党中央组织民营企业座谈会,进一步凸显了中央对民营经济在这方面发挥作用的认可。


此外,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深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做了大量工作。比如,通过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有效维护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通过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核电等领域的投资等政策,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发展赋能,也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好的长期回报。通过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和解决问题机制,上线运行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等举措,进一步健全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能够广泛听取各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重大共性问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程子姣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