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调整迎年内首次下调。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2月1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下调170元和160元。
折合成升价,每升92号汽油、95号汽油和0号柴油的降幅分别在0.13元、0.14元及0.14元。今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已经经历四轮调整周期,年内成品油调价呈现“两涨一跌一搁浅”的格局,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每吨较2024年底分别上涨240元和235元。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高青翠指出,本次调价政策落实后,消费者用油成本将明显下降。按照油箱容量为50升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节省6.5元。油耗方面,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升的小型私家车为例,到下次调价窗口开启之前的时间内,消费者用油成本将减少10元。物流行业,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升的重型卡车为例,在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减少248元左右。
国内成品油行情整体走势承压
本月正处春节假期期间,节后归来由于终端市场需求情况尚未完全恢复,国内成品油市场整体成交情况较为清淡,汽油柴油价格均承压走跌,汽油价格跌幅大于柴油。
隆众资讯数据显示,2月10日至2月14日,92号汽油、95号汽油和柴油全国批发价格较上周分别下跌1.26%、1.19%和0.34%。
隆众资讯分析师刘炳娟指出,批发方面来看,截至2月17日,国内92号汽油和柴油的市场均价都呈现下跌趋势,汽油跌幅更高。从零售方面来看,上轮调价后加油站零售价维持稳定,周期内加油站采购成本跟随批发价格明显下跌,支撑批发端汽油零售利润上涨。
从成本面来看,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震荡回落,带动汽油成本下跌;从供需面来看,随着春节结束,汽油消费开启下滑通道,库存上涨,供需失衡。柴油情况相反,随着需求逐步恢复,消费逐步上涨,供需面明显改善。
金联创分析师王珊指出,近期成品油批发市场弱势盘整运行,市场购销气氛欠佳。随着春节假期陆续结束,汽油补货节奏放缓。柴油方面,终端需求前景向好,但短期工程复工有限,需求提升不足,市场观望情绪较重,交投活跃度不高。国内汽油柴油行情整体走势趋弱。
国际原油价格偏弱运行仍是主要趋势
本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低位震荡,截至2月18日,美国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报71.8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报75.84美元/桶。
对于后续原油价格走势,市场人士表示,短期国际油价在通胀上升、地缘风险走弱与库存连续累库三方的协同共振下,转入下跌行情,但各方消息的不确定性令价格存在一定支撑,预计后续国际原油价格依然面临较大的波动性。
中长期来看,OPEC+充足的闲置产能将会为全球原油供给提供坚实的支撑,全球经济下滑风险也将会成为牵制油价上行的力量。2月中下旬需关注OPEC+对未来产量政策的进一步表态,一旦确认增产,则远期原油供需过剩的预期将被进一步强化,油价或迎来下行驱动。
南华期货能化分析师胡紫阳认为,从宏观层面来看,美国通胀小幅回升,美联储降息步伐放缓基本确认。从供给端来看,OPEC+减产协议达成后,产量稳定,减产稳步推进,1月份出口端缩量后,进入2月份整体回升。从需求端来看,中美炼化利润回落,欧亚地区炼化利润整体稳定,短期需求端走弱,IEA(国际能源机构)、EIA(美国能源信息署)、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月报整体维持上月的预期,市场对中长期需求放缓的担忧缓和。从库存端来看,美国和欧洲库存回升,亚洲库存下降,上周全球原油库存累库。整体来看,短期美国政府政策对油价干扰较大,油价基本面走弱,油价短期偏空运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