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晚,蒙牛乳业发布2024年盈利预警。受原奶供需矛盾突出、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影响,蒙牛乳业预计总收入同比下降;受贝拉米、现代牧业等收购资产减值“拖累”,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预计为0.5亿元到2.5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超过94%。但得益于原奶价格下降和各种提质增效措施,预计毛利率及经营利润率同比显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财报是高飞全面接任总裁后蒙牛发布的首个年度报告,贝拉米、现代牧业均是卢敏放执掌蒙牛时期的投资并购产物。分析认为,蒙牛业绩下降受相关资产表现不佳拖累,此次计提有助于其未来轻装上阵。
贝拉米减值拖累利润表现
公告显示,蒙牛附属公司Bellamy’s Australia Limited(贝拉米)2024年预计录得亏损。经审慎考虑贝拉米近年来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同时结合对未来市场预期,蒙牛预期在本年度对相关现金产生单位录得商誉及相关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拨备。相关减值拨备及其他相关递延所得税对蒙牛业绩影响约为38亿元至40亿元。
除贝拉米外,另一影响蒙牛业绩表现的是联营公司现代牧业。截至2024年底,现代牧业预计录得额外乳牛公平值变动减乳牛销售成本产生的亏损以及商誉减值亏损合共约19亿元至23亿元,因而录得净亏损约13.5亿元至15.5亿元,因此导致蒙牛预期相应录得应占该联营公司亏损约为7.9亿元至9亿元。
受上述因素影响,蒙牛预期2024年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归母净利润)约为0.5亿元至2.5亿元,同比2023年下降幅度超过94%,这也是其2017年以来净利润降幅最大的一次。若剔除上述预期减值,蒙牛称其归母净利润同比仍然稳健。
蒙牛乳业同时提醒,上述预期减值均为非现金性质的会计项目,不会对公司目前和未来营运及现金流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预期截至2024年底经营现金流同比表现稳健,因此,预期于根据股息政策考虑宣派股息时,会剔除上述减值影响,继续努力为股东争取最大回报。
早在2023年,蒙牛业绩就已出现下滑迹象,归母净利润下降9.31%至48.09亿元。蒙牛乳业前总裁卢敏放曾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国内乳制品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归母净利润受大包粉减值及境外分红预扣税影响。蒙牛乳业总裁高飞当时称,目前行业遇到一些挑战,蒙牛将积极应对,“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去进一步推动消费迭代,包括数字化转型、持续为消费者和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蒙牛管理层会更加注重现金流的提升和对股东的回报。”
受需求不及预期、供需矛盾凸显影响,蒙牛2024年上半年收入446.71亿元,同比下降12.6%;归母净利润24.46亿元,同比下降19.03%,主要受原奶周期供过于求、原料粉库存减值及应占联营公司损益由盈转亏影响。
2017年,蒙牛制定“双千亿”目标,提出2020年销售额和市值均达到千亿。2023年,蒙牛营收986.24亿元,距离千亿目标仅一步之遥。从此次盈利预警来看,蒙牛2024年总收入将受原奶供需矛盾突出、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影响同比下降,“双千亿”目标恐难完成。相比之下,蒙牛“老对手”伊利早在2021年就跨过千亿营收大关,2023年营收增长2.44%至1261.79亿元。
“买买买”策略业绩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财报将是高飞全面接任总裁后蒙牛发布的首份财年报告。
2024年3月,蒙牛原高级副总裁、常温事业部负责人高飞接替卢敏放出任蒙牛乳业总裁一职。同年10月,卢敏放因“投入更多时间于个人事务及家庭”辞去蒙牛所有职务。影响蒙牛2024年业绩表现的贝拉米和现代牧业,正是卢敏放执掌时期蒙牛对外投资扩张的产物。
2016年9月,46岁的卢敏放成为蒙牛第四任总裁。财务数据显示,孙伊萍出任蒙牛第三任总裁前,蒙牛营收曾在2007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超越伊利。孙伊萍上任后,蒙牛与伊利的营收差距逐渐拉大。卢敏放上任后,通过推行战略业务布局、加强公司治理能力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等举措,带领蒙牛重回增长轨道,其中一项重要手段就是投资并购。
2017年至2021年,蒙牛先后参股或控股现代牧业、中国圣牧、妙可蓝多,补全奶源及奶酪业务短板,海外业务则战略性收购了澳大利亚原料乳加工商Burra Foods、有机婴幼儿奶粉与食品品牌贝拉米。其中,收购贝拉米给出的总对价不超过14.6亿澳元(相当于78.6亿港元)。
谈及投资并购,卢敏放曾在2020年对新京报记者称,蒙牛并购很重要的一点是战略驱动,不是单纯冲着规模而去。2018年,蒙牛布局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时,国内原奶情况是供大于求。基于对中国乳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判断,蒙牛对这两家上游乳企进行了投资,“假如今天才去收购,至少要再多花一倍的代价才能做到。”对于海外并购,卢敏放表示,蒙牛主要看中的是这些收购标的的品牌价值,是为了3年、5年后的大发展做战略准备。“我们不是资源型企业,要想把市场做好就一定要靠品牌。”
伴随我国奶牛养殖业产能过剩、新生儿数量减少,蒙牛乳业投资的现代牧业、中国圣牧、贝拉米,近些年持续经历行业下行挑战。在奶源过剩、需求不旺、奶价下行背景下,2022年、2023年,现代牧业净利润分别下降44.79%、68.86%,中国圣牧净利润分别下降11.71%、79.33%。蒙牛近两年未公布贝拉米具体业绩,但从蒙牛2024年盈利预警来看,该业务表现差强人意。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尽管这两年乳品市场表现疲弱,但蒙牛动销表现不错,业绩主要受一些并购资产拖累。收购贝拉米没有给蒙牛带来太大增值,投资的牧业资产从2022年开始也受行业下行周期影响发生亏损。此次计提减值可以帮助蒙牛减负。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唐峥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