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金融工具备受市场关注。2024年我国车险保费水平如何?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47家险企在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最新车均保费数据。数据显示,去年47家险企的车均保费平均值为2065.44元,基本与2024年年中及2023年全年的水平持平。
新能源车险保费持续高企。以比亚迪保险为例,其年度车均保费约为4500元,明显高于47家险企(不含比亚迪保险)的车均保费平均值。
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车险保费更贵,与其赔付率更高直接相关。在新能源汽车市占率持续提升之下,监管果断出手,年初便发布首个新能源车险指导意见,直指新能源汽车保费贵、续保难等痛点,困扰新能源车主的问题或能有效缓解。
不同经营主体的数据积累和精算能力差异正在加速市场格局演变。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管控,将成为下一阶段车险市场发展的核心命题。
47家险企车均保费均值2065元 车险价格受出险情况、品牌等影响
一般而言,车险价格与近年来车辆出险情况、车辆价值、车辆品牌、使用年限和车况、车主年龄和驾龄、驾驶记录等均有关联。
去年,我国车均保费有何变化?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2024年,47家险企车均保费的平均值为2065.44元,相较2024年年中的2019.85元及2023年的2003.12元略微上涨。
具体来看,日本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日本财险)的车均保费涨幅最高,直接从2023年的3647.71元上涨至2024年的5871.54元,涨幅达2223.83元。
此外,海峡保险、黄河财险、合众财险等三家险企2024年的车均保费同比涨幅也超500元,分别达579.59元、554.72元、532.58元。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这四家险企有一个共同点是车险签单保费规模均较小,如日本财险,2024年车险签单保费仅有182.67万元,海峡保险、黄河财险、合众财险同期的车险签单保费则分别为3.22亿元、5.94亿元及5.08亿元,这也意味着这些险企的车均保费更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出现波动。
不过,也有一些险企2024年的车均保费明显下降。如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简称东京海上日动保险),车均保费从2023年的3425.77元降至2024年的3025.21元,降幅达400.56元,此外,国泰财险、京东安联财险2024年车均保费降幅也超300元,分别达392.28元及376元。
从绝对值来看,2024年,大多数险企的车均保费在1000多元到2000多元的区间,只有7家险企车均保费超过3000元,分别为现代财险、日本财险、京东安联财险、国泰财险、三井住友财险、中银保险及东京海上日动保险。
此外,还有6家险企去年的车均保费不足1000元,包括前海联合财险、鑫安汽车保险、安盟财险、中煤财险、富邦财险及都邦财险。其中,都邦财险2024年车均保费仅有870元。
新能源车险高价探因:赔付率高成主因
新能源车险是否仍旧“居高不下”,为什么?
以比亚迪保险为例,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的签单保费全部来自车险,全年车险签单保费约为13.98亿元,且均为直销渠道签单,这一数据比不少经营多年车险业务的财险公司还要高,充分体现了新能源车企作为财险公司股东的优势。
不过,2024年,比亚迪保险的车均保费约为4500元,显然高于47家险企(不含比亚迪保险)2065.44元的车均保费平均值。
这也与行业的趋势一致,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便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
为何新能源车险保费明显高于燃油车?车车科技创始人兼CEO张磊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新能源车险贵的直接原因是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较高。
的确,2025年1月份,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保信联合发布的新能源车险赔付信息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57亿元,共承保车系2795个,其中,赔付率超100%的高赔付率车系就有137个。
赔付率高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张磊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年轻客户占比较高;新能源汽车平均使用里程高,行驶里程的增加直接导致出险概率的提升,推高赔付率;以及新能源汽车维修难、赔付高等都是新能源车险赔付率的推手。
“很多新能源汽车主机厂要求事故车回店维修,否则无法享受质保,造成大量性价比高的综合修理厂无法承修新能源汽车。同时,新能源汽车零整比高,尤其是易损件零整比远高于正常水平,且供货渠道单一。此外,新能源汽车对维修技术要求高,这导致三电系统损坏,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等,也推高了维修成本。”张磊进一步解释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的设计有其特色,例如很多新能源汽车采用一体化设计,以及智能化水平较高等因素导致其维修成本较高,进而导致保费偏高。同时,从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维修体系来看,由于维修整体技术相对较保守,外部维修较困难,内部维修价格又较高,这些因素也导致保费偏高。“此外,由于网约车与私人用车不易分辨,而网约车的行驶里程又较高,出故障的概率也相对较大,整体拉高了新能源汽车的保费。”
政策助力,新能源车险高价难题有望破局
针对新能源车险投保难、续保难、保费贵等问题,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也是我国新能源车险的首个指导意见,提出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等措施,直指新能源汽车因维修成本较高、维修网络不健全以及出险率相对较高等原因导致的保费贵、续保难等痛点。
同时,官方平台“车险好投保”也已于2025年1月25日正式上线,服务对象主要是在常规渠道遇到投保困难的新能源汽车客户,分为个人客户和法人客户两类,涵盖家用汽车等非营运汽车和营运汽车,客户可投保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可自主选择保险公司,车主通过此平台链接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展望后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新能源车险市场仍是一片蓝海,但如何让新能源车险价格更低、体验更好,或许仍是横在保险公司、车企面前的一道挑战。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故障率也会下降,从而降低保费;其次,车联网技术可监测车主的驾驶行为,鼓励车主文明开车,降低事故概率;最后,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的增加,车险保费也有望进一步下降。
张磊则认为,未来,可以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降低新能源车险的保费,包括丰富零部件供给渠道、提升车辆维修和理赔标准化程度;针对消费者用车习惯问题,鼓励企业、保司通过驾乘操作规范手册、视频引导等形式进行培训,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等的认识;创新优化产品供给,研究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等。
作为用车“刚需”,车险事关每个家庭,在多部门合力之下,新能源汽车车主投保贵、投保难有望缓解,以新能源车险作为新业务增长点的财险公司和新能源车企也有望从中受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王琳琳 编辑 陈莉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