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财政部官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简称《框架》)。未来,财政部将以此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丰富国际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吸引国际资金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根据《框架》,绿色主权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中央财政预算中合格绿色支出(以下简称“绿色支出”),并有助于实现以下环境目标: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自然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廷辰对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表示,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我国作出“双碳”重大宣示5周年。《框架》作为我国国家层面首个绿色债券框架,是财政部作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人的基石文件,其发布为下一步我国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奠定了基础,对践行“两山”理论、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了中央财政为支持绿色转型募集资金的境外渠道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确定了2025年的9个重点工作,其中,重点工作之一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赵廷辰表示,加紧推进全面绿色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特别是绿色环保领域往往具有“直接经济效益<投资成本<环境效益”特征,不易吸引充足的社会资金投资,亟待财政投入资源。《框架》为未来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建立了长效机制,拓展了中央财政为支持绿色转型募集资金的境外渠道。
赵廷辰表示,按照《框架》要求,在绿色主权债券存续期内,每年将在财政部官网对募集资金分配和项目环境效益进行公开披露。《框架》的很多举措,将增进国际社会和ESG投资人对中国政府降碳减排具体做法的关注和认识,为全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强心针、树立正能量。
图/ic
《框架》有助于推动国内国际绿色债券标准的接轨与互认
绿色金融是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合作的热点领域,其中绿色债券作为标准化公开市场工具,成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核心板块。
赵廷辰表示,《框架》的发布促进了绿色债券标准的国际交流,不仅参照了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发布的《绿色债券原则(2021年版)》,而且符合我国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中国绿色债券原则(2022年版)》有关要求。《框架》的发布以及未来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将吸引国际市场更加关注和着力研究、采纳我国绿色债券规则设计、信息披露等标准规范,推动国内国际绿色债券标准的接轨与互认。
另外,赵廷辰认为,《框架》的发布为中资企业跨境绿色债券发行起到示范作用,引导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多采用国内与国际共同认可的绿色标准发行境外绿色债券,使债券发行既能提高国际市场认可度,又能适配国内绿色发展资金需求。在《框架》下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将为中企境外绿色债券发行确立定价标准。
赵廷辰补充,目前,中企境外绿色债券定价时,主要参照其自身非绿色债券二级市场价格,但非绿色债券价格难以体现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环境效益。财政部基于《框架》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将为后续中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提供更为准确的定价基准,为完善中资企业绿色债券的定价曲线树立准确标杆。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