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京东入局外卖的消息,很快在骑手们中传开。杨师傅跑外卖已经四五年,他认为平台出手缴纳社保很有吸引力,但顾虑同样存在。“如果月收入能够稳定在万元以上,可以接受缴纳五险一金。”
杨师傅有着自己的盘算,挣不到钱的话也不会长期从事这行。“厂里上班一个月自己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也是七八百元,工薪阶层太高交不起,我们外卖骑手吃喝住都是自己的,一天十几个小时才能挣得多一点。”
2月19日,距离宣布0佣金加码外卖业务8天后,京东率先官宣自2025年3月1日起将逐步为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同一天,美团宣布,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逐步实施。
一天后,饿了么发声,已经在全国首批7个省市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全量足额为骑手缴纳保费。
在业内看来,外卖市场目前仍较为混乱,新玩家入局有助于推动行业的优胜劣汰,行业从业者也理应获得更高的福利和待遇。对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从对骑手需求的调研看,骑手更关注收入、工作时长安排等,此前对于社保的需求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整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领域中,各平台都在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措施,只是力度大小和节奏快慢有区别,整体上在逐步提升,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骑手因收入摇摆,“哪个平台收入高就跑哪个”
“我干了五年外卖,以前最怕的就是生病或者出点啥事,社保没有,心里总是悬着。”北京外卖骑手张师傅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他支持给骑手上社保,主要是看病能报销,以后退休也有养老金,感觉生活一下子有了保障。张师傅口中,现在送单都更有劲儿,家里人也放心了。
对于外卖这行,当了七八年骑手的郭师傅更在意收入。“哪个平台收入高就跑哪个平台。现在外卖单量也不如之前,如果收入不高,可能也不会一直跑外卖”。郭师傅提到,自己目前仅缴纳了意外保险,现在还不清楚各平台的实际情况,对于“稳定骑手”这一社保门槛要求,还需要平台认定。如果收入高,能够接受缴纳五险一金。
于骑手而言,缴纳社保意味着收入结构将发生变化。
从长远来看,社保中的养老保险等项目将为骑手退休后的生活提供经济保障。例如,一位月收入8000元的骑手,假设社保叠加公积金等缴纳比例为15%,每月到手工资会减少1200元,但在退休后,根据当地养老金政策,将能获得相应的养老金待遇,保障晚年生活。
去年,美团在财报电话会上披露了外卖骑手的收入数据。去年三季度,全国范围内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5720元至10865元之间。其中,高线城市高频骑手月均收入区间为7629元至10865元,低线城市高频骑手月均收入区间为5720元至7803元。
不过,美团骑手大军中,仍存在不小的流动性。根据美团研究院披露的2023年数据,美团745万有接单收入骑手中,全年接单在260天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1%,大约81.95万人。这些人也属于 “全职骑手+稳定兼职骑手”的范围。与此同时,2023年,约48%有接单收入的骑手,全年接单不足30天。也就是说,近一半的人都将骑手作为一个过渡性的职业。
由于就业门槛相对较低,近年来骑手的数量持续攀升。以美团为例,2021年时其骑手数量为527万,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增长至624万,2023年激增了121万人,增幅接近20%。
随着外卖单价变低,骑手们的收入也在降低。根据开源证券研报,2019年至2023年,美团骑手人均收入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其中2022年以来骑手人均收入持续下降。
“之前,我做了几个月的抖音外卖服务商,发现骑手很不好招募,京东此时入局,也需要考虑招兵买马、找服务商。”一位中部地区前外卖服务商林远(化名)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不仅大城市,小城市骑手也处于紧缺状态,顺丰同城、达达、UU跑腿等小哥都自主接单,愿意接就接,不愿意就不接。外卖需要时效性,也需要人员的稳定。
京东加码拉商家,地推日入千元
伴随着官宣为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和限时0佣金入驻政策,京东已然正式入局外卖领域。
2月20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品质外卖”的入口,已出现在京东App首页“秒送专区”板块第一排位置,入口也由近期的“外卖”改为“品质外卖”。
为了快速拓展市场,京东外卖正在大力推广,除了在京东App上线商家入口外,还招募大批地推人员。有京东外卖地推人员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日入千元。
“我今天跑了6个小时,80%商家听到0佣金都来了兴趣。”地推人员刘希透露,目前地推工作主要是向商家介绍京东外卖的优势和0佣金政策,说服商家入驻平台。他成功拉新一单能赚170元,平均每天能邀请10位商家入驻。
“每天工作时间比较长,要跑很多家店铺,一般商家比较关注佣金、入驻流程和安全三方面问题。”刘希说道。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拉新文件显示,京东外卖拓展商户标准要求商家有堂食(餐)或实体经营店铺(小吃,卤味等)且要达到大众点评3.8分以上,如没有大众点评评分,京东会参考美团外卖或高德地图等其他平台评分。商家至少要上架5个商品,拉新才算成功。
目前,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京东外卖的商家,全年免佣金。位于北京大兴的日料店老板张先生表示,京东外卖0佣金比较有吸引力,但从餐厅利润来说也涉及配送费等其他费用。他认为,上线新平台能新增不少客人,自己愿意尝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通过京东相关业务人士了解到,目前京东外卖已在全国39个城市上线,部分城市订单量增长超100倍。截至2月20日,已有近20万餐饮商家申请入驻。
此前,美团也进行了费率改革,美团外卖平台佣金标准为6%-8%,配送服务费由配送距离、订单价格、时段、天气等因素综合决定。美团25元以下低价订单的配送收入大多不足以覆盖配送成本,但在订单数量中25元以下低价订单实际占比却较高。平台用高价单上的盈利来补贴在低价单上的配送亏损,费率改革后,低客单价和近距离订单费率相对过去更低,以满足绝大多数商家诉求,实现商家减负。远距离下,订单费率随距离变化,主要出于骑手成本考虑。
互联网巨头暗战外卖,缴纳五险一金大势所趋
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外卖业务,反映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5亿人,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大关,且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涵盖了餐饮外卖、休闲娱乐、旅游出行等多个细分领域,对互联网巨头而言,这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流量入口,更是一个实现多元化业务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美团的骑手和商家规模以及本地化运营成了护城河,但目前美团的配送服务仍处于亏损状态。去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显示,美团来自配送服务的收入为440.9亿元,配送相关成本高达480.3亿元,亏损额为39.4亿元,亏损率较去年有所扩大。不过,美团的整体业绩却大幅增长,去年上半年,美团营收1555.27亿元,同比增长22.9%,经调整净利润210.05亿元,同比增长60.4%。
餐饮外卖和到店、酒店及旅游部分,还有美团闪购、民宿以及交通票务被调整为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2023年该业务营收增长29%至2069亿元,实现经营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31%。在这部分业务中,酒店及旅游业务是盈利的主要来源。2021年美团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经营利润率由38.5%提升至43.3%。同期,外卖业务经营利润率由4.3%增至6.4%,二者相差悬殊。
阿里巴巴于2月20日晚间公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季度内,本地生活集团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亏损同比收窄。受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增长所驱动,本地生活集团同比收入增长12%至169.88亿元。本地生活集团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0.68亿元收窄至5.96亿元。在这个财季,饿了么继续加大对技术和物流侧的投入。
近几年,抖音上线外卖消息频传。对此,抖音回应称,平台尝试为部分需求迫切的商家开放团购商品配送服务,目前该项目还在探索阶段。
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指出,大平台往往存在一些弊端,自我革新面临极大难度。而新势力的进入能够形成倒逼机制,促使企业加快变革步伐。在这种良性竞争的推动下,行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如同DeepSeek的出现,倒逼百度、腾讯、阿里等企业重新审视市场需求,进而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与改变。
“外卖市场目前较为混乱,新玩家入局有助于推动行业的优胜劣汰。与此同时,也会让外卖小哥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业者理应获得更高的福利和待遇,这也是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导向。” 丁道师说道。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数据,目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为职工队伍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工人队伍发展壮大。互联网巨头拓展业务之外,为骑手缴纳社保等,给整个灵活就业市场发展带来了变革信号。
近年来,灵活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21年7月,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8部门下发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提到,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企业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指导企业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合理确定企业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个人依托平台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从事自由职业等,按照民事法律规定调整双方的权利义务。
2022年7月起,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省市启动了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试点政策针对新业态劳动者的职业特性,创新性地采取了“按单缴费”的方式,为骑手等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全面的骑手保险保障。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程子姣 陈维城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