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在午后大涨超270点升破7.23关口,创2024年11月29日以来新高。与此同时,美元指数创逾两个月来低位至106.22。


市场人士指出,近期美元指数持续走弱,导致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主要非美元货币出现一定程度的被动升值。此外,国内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金融管理部门释放了较为明确的稳汇率信号,市场预期有所好转,短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延续宽幅震荡格局。


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计将持续宽幅震荡格局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上涨,是内外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来看,美元指数走弱,非美货币贬值压力明显减轻。特朗普关税政策有所缓和,国际环境边际改善。从内部来看,稳增长政策持续加力显效,我国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同时,国内金融管理部门释放了较为明确的稳汇率信号,市场预期有所好转。展望未来,人民币汇率仍将在合理区间内运行,波动性或有所加大。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保持稳定有序,未来有基础、有条件继续平稳运行。我国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下,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对外汇市场形成有力支撑。


我国涉外经济韧性强,1月份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700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外资稳步净买入境内债券,持有人民币资产意愿保持稳定。1月下旬涉外收支已转为顺差,2月以来继续保持顺差态势,银行结售汇基本平衡。


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深度不断拓展,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明显增多,可以更好缓释外部冲击,有助于市场交易更加理性有序。此外,我国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不断完善,有丰富的逆周期调节工具,有能力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价要保持基本不变,或固守某个具体价位,而是指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并与经济基本面变化相适应。


年内来看,着眼于有效应对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人民币汇率弹性趋于加大,贬值容忍度也会有所提高,但会持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


2月13日央行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重申“三个坚决”,即“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显示了坚定的稳汇市立场。事实上,短时间内央行再次较大规模发行离岸央票,也在向市场传达这方面的信号。


美元走势成为短期影响人民币汇价的主要因素


近期美元指数波动下行,今日也出现一定跌幅,这导致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主要非美货币出现一定程度的被动升值。短期而言,美元走势仍将成为影响人民币汇价的主要因素。


范若滢表示,近期美元指数持续走弱,主要是三方面原因导致。第一,特朗普关税政策缓和,降低了市场对于关税可能推高通胀的担忧。第二,俄乌冲突降温,全球避险情绪下降。第三,美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通胀反复与持续的高利率对美国消费形成压制。展望未来,考虑到美联储仍处于降息周期之中,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俄乌冲突正朝缓和的方向发展,预计美元指数将短期震荡、长期下行。


王青认为,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市场正在密切关注其贸易政策动向,这是后期牵动美元指数及特定经济体货币汇率的一个关键因素。鉴于美国新政府贸易政策出台节奏、加征关税幅度等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未来一段时间美元指数还将处于大幅波动状态。这意味着人民币等非美货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的概率也不大,宽幅波动过程有望延续一段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年初以来在美元出现下跌的过程中,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对较缓,CFETS等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稳中有降,显示人民币贬值压力正在有序释放,这也将为后期人民币汇率积累更强韧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