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组件企业晶澳科技启动赴港二次上市。


2月21日晚间,晶澳科技(002459.SZ)发布公告,公司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在赴港二次上市消息的带动下,2月24日晶澳科技开盘上涨。去年年末以来,港股日益成为企业IPO以及二次上市的热门选择。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杰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港股相对宽松的审查流程和更短的上市周期成为关键优势。


海外市场占比过半,阿曼项目今年将推动建设


晶澳科技此次赴港上市计划聘请的审计机构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截至目前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除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议案外,其他关于本次发行并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并上市。


晶澳科技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亏损45亿元至52亿元。公司将业绩预亏的原因概括为几方面,其一是虽然电池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但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同时国际贸易环境日趋严峻,导致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其二是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出现减值迹象的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业绩影响较大。


由靳保芳创立的晶澳科技是中国老牌光伏企业之一,2020年通过借壳天业通联实现回A上市。第三方机构InfoLink日前发布的2024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显示,晶澳科技与隆基绿能并列全球第二。

图/InfoLink


对于赴港上市,晶澳科技称为进一步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加快市场、供应链、研发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建设,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晶澳科技在今年1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目前公司规划建设的项目有鄂尔多斯一体化及阿曼电池组件项目。阿曼项目计划于2025年开始推动建设,该项目建设符合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需要。


晶澳科技的阿曼项目公布于去年12月中旬,建设项目包括年产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和3GW高功率太阳能组件,项目测算投资总额39.57亿元。


“全球化作为公司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海外业务占比超百分之五十,随着海外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受国际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公司海外产能布局需求日益迫切。”晶澳科技表示,该项目将更好地服务公司国际市场。


吸引资本,头部企业扎堆港股上市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杰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能够为企业提供全球化资本运作平台。头部企业通过港股上市,可直接吸引全球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助力其全球工厂建设和全球市场份额争夺。此外,港股募资可补充外汇储备,满足欧元、美元等投资需求,降低汇率波动风险。


“2024年A股IPO审核趋严、募资速度放缓,促使企业转向港股。”王杰表示,例如正力新能、海辰储能等企业因A股上市遇阻后转战港股,港股相对宽松的审查流程(如无需盈利门槛)和更短的上市周期成为关键优势。


王杰认为,港股市场对新能源行业的认可度较高,且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吸引新兴科技企业。此外,2024年港股IPO市场回暖(预计全年融资额达1500亿元),流动性改善成为重要吸引力。


去年年末以来,港股日益成为企业IPO以及二次上市的热门选择。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2月11日正式递表。


“从后续走势来看,资金关注度或将从科技股转向价值股。长期来看港股牛市将进一步延续。”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提出,近期港股行情主要由产业催化,DeepSeek横空出世推动中国AI产业迈向新阶段。自1月底开始,港股市场受到科技板块的引领开始快速回升。资金结构方面,外资短期冲击强,而南向延续稳定持续流入的态势,将成为港股市场长期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