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胡萌)3月25日-28日,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分论坛“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上表示,中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探索,已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险体系,覆盖了近11亿人,保障较为有力,富有中国特色,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并且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
郭树清表示,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可包括五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目前覆盖了七千多万人,总额超过5.7万亿元。第三支柱是商业性养老金融产品,近年来发展迅速,总量已超8万亿元。接下来,中国还应将医养结合纳入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四支柱”。“老年人一个是要有饭吃,再一个是身体好,还要精神愉快,没有病或者病比较少、比较小是最重要的。”
他认为,中国社会的个人和家庭财富也是居民养老保障的重要来源,可被视为“第五支柱”。
“养老保险体系应注重多支柱协同,避免过于依赖单一渠道。”郭树清指出,当前第一支柱养老保险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占领取养老金的90%。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第一支柱提供的养老金替代率可能逐步下降至30%—40%,明显低于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最低替代率55%。未来需要更多发挥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补充作用。
就第三支柱的发展而言,郭树清表示,目前,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等金融产品已从部分地方试点向全国推开,但存在开户数量多、实缴户数少和缴存金额偏低等问题。而进一步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经济激励作用,是引导民众广泛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关键,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