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建发国际发布年报显示,2024年建发国际实现总收益约1429.9亿元,同比增长6.4%;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约48.0亿元,同比下降4.6%,依然延续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就在财报发出当天,建发国际“换帅”,委任林伟国为董事会主席,田美坦接任行政总裁。至此,林伟国正式接任建发国际“一把手”角色。那么,在冲规模后,建发国际将如何打响“利润保卫战”?
销售规模“缩水”,增收不增利
在房地产行业调整之际,房企销售额普遍下降,建发国际的销售规模也出现四分之一的“缩水”。
根据财报,2024年,建发国际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033.6亿元,归属股东权益的累计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504.8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约25.1%及24.3%。
另据克而瑞统计,2024年建发国际集团的(全口径)销售金额为1335亿元,同比下降29.4%,销售排名行业第7,较2023年提升了1位。
实际上,建发国际近年来被称为“黑马”,正是因为其销售额保持了逆势增长的态势,即便在市场深度调整的2023年,其销售额依然增长了13.5%,而2024年建发国际销售额下降约25%至1335亿元,这也使得建发国际的销售额来到了近五年来的最低谷,而其2020年的销售规模已经逼近2000亿元。由此看来,“黑马”建发国际也“失速”了。
从这份年报数据来看,从横向行业比较,建发国际属于表现上乘的上市房企,在2024年依然维持了1429.9亿元的总收益,同时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也维持在48亿元;但是纵向比较,建发国际的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也是处于三年来的低点,相比于上年下降了4.6%,且依然延续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由于2023年建发国际毛利率大幅降低,2024年,受结转结构影响,建发国际的毛利率回升至13.3%。近6年来建发国际毛利率分别为25.9%、17.2%、16.4%、15.3%、11.9%和13.3%,建发国际要想进一步提高利润水平,毛利率还需要再上一个台阶。
根据克而瑞数据,2024年建发国际拿地金额530亿元,同比下降40%,排名行业第六位;拿地强度(拿地金额/销售金额)为 40%,同比虽然下降7个百分点,但仍然较高。截至2024年6月末,其土地储备1445万平方米,较2023年末下降7%。今年1-2月,建发国际拿地金额101亿元,拿地强度提升至55%。
负债方面,截至去年年末,建发国际负债权益比率为87.6%,相比于2023年年末的93.2%有所下降,主要由于非控股权益的贡献增加所致。同时,建发国际有约115亿元借款需要在一年内偿还。截至去年年底,其银行以及手头现金约为572.6亿元。
林伟国接掌“帅印”后的挑战
在发布业绩公告的当天,建发国际也进行了高管调整。
根据建发国际公告,自2025年3月26日起,目前担任执行董事的林伟国已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同时不再担任公司行政总裁。目前担任执行董事的田美坦已获委任为行政总裁;此外,赵呈闽不再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但留任为执行董事。
这也意味着,46岁的林伟国正式成为建发国际“一把手”。
据公开资料显示,林伟国于2007年9月加入建发房产工作,此后担任过财务总监、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职位。自2019年起,林伟国加入建发国际,曾担任行政总裁、财务总监及首席运营官等职位。
从林伟国的经历来看,其曾经带领建发国际迈进2000亿元的梯队,成为房地产下半场的“黑马”,如今,林伟国升任“一把手”,如何带领建发国际打响利润保卫战,值得期待。
对于今年的策略,建发国际表示,将加快去化进程,稳价格稳利润,提升周转速度,加快现金回升;同时,努力扩大销售规模,提升销售品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徐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