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3月29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夯实电动化 推进智能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高层论坛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在现阶段,智能驾驶如同智能汽车的“基带”,智能驾驶需要基于真正有效的数据。“自研+第三方”并行,是智能化拐点来临、行业快速变革期最安全选择。

余凯认为,在现阶段,智能驾驶如同智能汽车的“基带”,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但是难以形成差异化。所有的车企和创新企业,都在努力给用户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等标准化的“功能价值”。而“功能价值”的产品核心竞争力在于“以快打慢、以高打低”——一方面,新技术、新范式层出不穷,软件性能迭代加速,大算力下探;另一方面,对研发资金、人才投入拥有极高的要求。无论采取何种模式,加快研发的效率、跟上技术迭代的速度,才是更重要的课题。

对于智能驾驶的产品逻辑,余凯认为,相比流量为王、以用户偏好为中心的互联网逻辑,智能驾驶需要基于真正有效的数据,达到超越人类驾驶的境界。他表示,“互联网时代的核心是‘洞见人间烟火’,而智能时代的核心是‘逼近世界的真相’,智能驾驶的未来并不是对人类驾驶行为的简单模仿,而是要追求超越人类水平,真正让出行更加安全、便捷,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在2025“智驾普及元年”,余凯认为,智能驾驶已经迎来价值拐点,将于3年实现脱手开(hands off)、5年实现闭眼开(eyes off)、10年实现随心开(minds off)。对消费者而言,将是在产品体验上的一日千里、突飞猛进,将拥有更加便捷、安全的智慧出行体验。而对行业内的各大厂商而言,意味着需要更快的研发效率、更饱和的资源投入。

整个智驾行业也即将迎来快速收敛的全新阶段:每年数十亿的资金投入、千人以上的高端人才团队需求以及更快的研发、技术迭代节奏,无论是对车企还是智驾创新企业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余凯认为,“自研+第三方”并行,是智能化拐点来临、行业快速变革期最安全选择。由于只有极少数车企在资金、人才、技术和数据具备“全栈自研”能力,开放合作将成为未来主流,“20%自研与80%合作将成为智驾赛道的稳态与终局”。

2024年10月,地平线赴港上市,成为港股市场最大科技IPO。地平线2024年实现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截至目前,地平线征程6系列已正式由比亚迪天神之眼C率先搭载量产,进入交付周期。2025年征程家族累计出货量将突破1000万套。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