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终于靴子落地。
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均发布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合计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5200亿元。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是稳增长、防风险和促发展的综合性政策安排。通过增强银行资本实力,优化资本结构,国有大行将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大行开启募资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24年9月以来,金监总局和财政部多次公开表示,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巩固各行稳健经营发展的能力,具体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此外,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首批四家获得资本补充的大行分别为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
其中,中国银行公告称,本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6.05元/股,发行对象为财政部,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650亿元(含本数)。
建设银行公告称,本次发行A股股票的价格为9.27元/股,发行对象为财政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50亿元(含本数)。
交通银行则公告称,本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8.71元/股,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24.2006亿元,中国烟草拟认购金额为45.7994亿元,双维投资拟认购金额为30.00亿元。
邮储银行称,本次发行的价格为6.32元/股,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约为1175.8亿元,中国移动集团拟认购金额约为78.54亿元、中国船舶集团拟认购金额约为45.66亿元,认购金额将按照监管机构最终批复的募集资金规模确定。
这四家大行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均全部用于补充本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曾刚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首先,特别国债注资有助于增强国有大行的资本实力,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当前,国有大行在支持国家战略、推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主力军”和“压舱石”的作用。数据显示,国有大行的资产和信贷增速已超过行业平均,占商业银行新增信贷的比重接近60%。通过注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国有大行将更有能力加大对基建、高技术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稳增长政策的落地。
“其次,此举能够有效缓解银行盈利压力,稳定资本补充机制。”曾刚称,“此外,特别国债注资避免了资本市场融资的负面影响,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特别国债注资能传递出政府对银行业的信心,提升市场对国有大行的估值预期,进一步稳定金融市场。”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则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而大型商业银行是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补充是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银行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服务实体经济不但需要资金,更需要资本。因此,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将增强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稳健性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压舱石”作用,促进金融安全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资体现“未雨绸缪”思路 利于银行高股息的可持续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我国银行首次通过特别国债补充资本,早在1998年,财政部曾向四大行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注资国有四大行,有效提升了四大行的资本充足率。
如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再度通过特别国债补充资本,情形已与20多年前大不相同。
曾刚认为,此次注资体现了“未雨绸缪”的政策思路,本轮特别国债注资并非单纯为化解风险,而是着眼于中长期发展,旨在夯实国有大行资本基础,为其更好地支持国家战略和经济转型提供保障。这种前瞻性安排将为国有大行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董希淼则认为,1998年的举措更多是为了防范化解风险,此次注资最主要是为提升银行服务能力。
此次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将对银行股产生哪些影响?
招商证券研报称,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国有大行的注资有助于缓释大行资本约束,增强长期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利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企稳回升。对于银行股而言,长期来看,资本市场最终定价还是会回归到银行ROE质量和分红股息率可持续性。
中泰证券研报则认为,对大行补充资本有助于保障大行对实体、地产等行业的有效支撑,维持适当资产增速,增强长期持续盈利及分红能力,利于高股息可持续。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