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3月份,春节因素影响逐步消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5%、50.8%和51.4%,比上月上升0.3、0.4和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在扩张区间继续上行,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扩张。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扩张


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5%,连续2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分项指数变化显示,制造业稳定向好运行,供需两端协同增长,新动能较快上升,大型企业保持上升,中小企业回稳运行。



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指数升幅在0.1至0.7个百分点之间;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下降,指数降幅在0.3至2个百分点之间。


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3月份PMI指数在荣枯线上继续小幅回升,表明经济回升苗头更为明显。新订单指数回升,表明扩大内需多项政策的综合成效进一步显现;生产指数继续小幅提高,且大、中、小企业的指数均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生产的恢复态势比较明显。同时要注意到,采购量指数回落,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有回落,表明供大于求的问题仍然突出;反映需求不足为主要困难的企业占比仍在60%之上,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也有回落,企业恢复生产的信心仍然不足。


综合看,受政策推动经济初显回升态势,但基础还不稳定。要持续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特别要显著加强政府公共产品投资在扩大内需中的关键作用,坚持不懈地尽快改变市场引导的需求收缩趋势。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扩张加快


3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升幅较上月稍有扩大,一季度持续运行在50%以上,显示一季度非制造业经营活动保持扩张,且增速呈现逐月小幅加快走势。分行业来看,投资相关建筑活动稳步推进,居民线上和线下消费意愿有所增强,信息服务相关行业保持活跃,企业乐观预期有所升温。



本月,在中国非制造业PMI各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在手订单指数、存货指数、投入品价格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有所上升,升幅在0.2-0.6个百分点之间;销售价格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较上月有所下降,降幅在0.7-2个百分点之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认为,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2个月上升,一季度持续在50%以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7%以上,显示非制造业经营活动保持扩张,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更为乐观。总体来看,非制造业持续扩张,投资和消费相关活动继续向好发展。二季度非制造业将继续呈现投资持续发力、消费逐步回暖和新动能保持活跃并存的多元化增长格局。


细分数据变化显示,投资相关建筑活动稳步推进。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3%以上,连续2个月上升,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建筑活动均保持扩张。居民线上和线下消费意愿有所增强,政策驱动作用有显现迹象。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52%以上,环比升幅明显,以旧换新叠加消费补贴带动居民线下消费趋于活跃。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5%以上,新订单指数保持在53%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线上消费活动保持活跃。创新驱动叠加政策激励推动信息技术相关服务业持续活跃。电信运营服务业和互联网及软件技术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分别在60%和53%以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寇德娜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