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权益类基金发行持续升温。
最新数据显示,3月股票型基金成立81只,刷新单月纪录。其中,指数型基金备受青睐,成为新发基金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从头部权益类基金经理在管规模排名来看,前20名权益类基金经理中,股票型基金经理占据主导地位,混合型基金经理仅张坤一人跻身其中,且位列第20名。
市场火热,是对未来的普遍看好。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陆续披露,基金经理的最新研判逐渐浮出水面。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多位千亿股票型基金经理的观点发现,大多看好2025年的市场表现,并认为A股结构性机会仍将持续并进一步增多,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则成了可以掘金的赛道。
市场前景如何?
A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具备较好投资吸引力
展望2025年,多位千亿股票型基金经理持乐观态度。
“虽然面临扰动,但投资者风险偏好在政府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决心带动下有望整体好于2024年,并且随着更多行业自发收缩供给叠加配套政策支持,A股结构性机会仍将持续并进一步增多,宽基指数配置性价比凸显。”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经理柳军表示,政策延续性、需求不足物价承压、外部环境仍将是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
易方达沪深300ETF基金经理余海燕则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有望在政策支持下逐渐回稳,消费回暖和房地产止跌将改善市场对企业盈利的预期。尽管外部环境挑战仍存,但国内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能有效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政策托底和流动性充裕对A股市场仍将起到关键性支撑作用。
“影响后续A股市场整体表现的主要矛盾还是对中国经济基本面预期,市场对稳增长政策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政策也仍将是未来影响股市较为关键性的因素。”余海燕在基金年报中写道,A股市场的制度性红利也在逐渐显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内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余海燕强调,当前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与全球市场比较处于明显偏低水平,纵向及横向对比均具备较好的投资吸引力。
展望2025年,易方达创业板ETF基金经理成曦、刘树荣预计,中国宏观经济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基于上述分析,A股市场或将延续增长态势。”
上述团队也表示,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区间,具备一定的投资吸引力。倘若2025年经济复苏情况超出预期,企业盈利状况得以有效改善,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有望实现进一步修复与提升。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预计将继续维持宽松状态。海外主要经济体已步入降息周期,这一趋势将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更为充裕的操作空间。在此基础上,货币创新工具也将持续发挥效能,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成曦、刘树荣表示。
哪个赛道有“钱景”?
人工智能浪潮迭起,基金经理看好新兴产业
对于2025年市场投资方向,多位公募基金经理看好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
华夏沪深300ETF基金经理赵宗庭称,2025年A股市场在政策支持和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有望延续上行态势,结构性机会进一步增多,内需驱动和科技创新是两条确定性较高的投资主线。
成曦和刘树荣表示,在政策扶持与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加持下,新兴产业极有可能成为2025年A股市场的重点关注领域:一是人工智能领域,伴随技术的持续创新突破,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延伸,这促使相关企业的盈利预期持续攀升,进而吸引大量资金涌入该领域;二是新能源产业方面,当前产业格局正逐步清晰明朗,供需结构也得到了有效优化,预计光伏、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细分产业仍将维持较高的增长速率;三是随着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形式逐步落地并取得切实成效,预计市场的投资逻辑将从交易概念向交易业绩转变。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基金经理荣膺表示,2025年国内经济困扰投资者的几个关键点正逐个被解决。化解地方债务有条不紊地进行,房地产市场基本企稳封锁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信用风险释放对M1的伤害基本结束。国内经济向上的弹性也许有待时日,但是更需要强调的是向下风险非常有限。
“在这个状态下,配置权益资产有一定看涨期权的属性,可以积极看多权益资产。”荣膺表示,风格方面,价值方向关注自由现金流因子而非绝对的低估值,资本开支减少带来企业自由现金流的改善,会提升股东回报,同时关注内需何时改善;成长方向关注人工智能应用,如云计算、电子、传媒、智能驾驶。风险方面,来自海外的扰动如果带来市场阶段性的回调,应视作机会,而非趋势性下跌的风险。
华安创业板50ETF基金经理许之彦表示,展望后市,我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趋势,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政策向新质生产力倾斜,为以创业板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注入动能。产业层面,人工智能浪潮迭起,AI端侧创新不断,创业板权重行业通信、电子、汽车等均有受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