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曲筱艺)国务院制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自4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明确,禁止在旅馆、民宿等经营接待食宿场所的客房或者包间内部,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同时还明确上述经营管理单位或个人的日常管理和检查义务。


根据条例,拒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违法个人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单位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情节轻重责令暂停相关业务或者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偷窥、偷拍、窃听他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应该说,第一次用行政法规的方式明确禁止了旅馆、民宿等场所偷拍、窥视、窃听等行为,而且也规定了违反的法律后果。”北京京知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杨乃超表示,《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从2016年就开始制定,一直到今年1月份对外公布于4月1日实施。他指出,历经了漫长的过程,终于开始生效,“这将非常有效地震慑偷拍等违法行为。”


近年来,民宿、酒店房间内发现摄像头的事件频发,成为很多人出行住酒店的困扰。据调查,目前“偷拍”的高危区主要集中在一些主题旅馆、廉价单体酒店和个体民宿。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个酒店集团及民宿平台也在制定各项规则和举措,来进行“反偷拍”。


比如,多个酒店集团将“客房防偷拍排查”作为重要日常工作,除了要求旗下门店自备反针孔偷拍检测设备,总部工程师也会定期去各门店进行全面检查,店长遇到可疑住客或者退房现象,也会有针对性地检查。一家知名酒店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根据集团要求,客人正式入住前,门店会使用人工着重排查重点藏匿位置,同时启动针孔摄像头探测器,“包括电视机闪灯处、插座内孔、窗帘支架缝隙、烟雾警报器内部、吊顶内缝隙、插座盒、空调内部等摄像头最可能藏匿的位置。”


木鸟民宿3月31日发布声明称,为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木鸟民宿要求房东在房源描述中,明确说明在房源内安装电子监控设备的位置及用途,严禁房东在卧室、卫生间等私人空间安装任何监控设备。如用户在入住过程中发现可疑设备,可通过APP、小程序及客服热线进行举报,平台将立即介入处理,包括为用户协调全额退款,联系涉事民宿要求其配合调查,暂停该民宿在平台的售卖等。若情况属实,木鸟民宿将提供单笔订单1000元“体验损失费”。民宿平台还提醒消费者,应立即报警,保留现场证据,同时依法向警方提供相关信息配合调查。


另外,针对业内关于“木鸟民宿即将上线摄像头检测功能”的相关信息,木鸟民宿回应,目前相关检测摄像头功能仍处于初步调研阶段,若未来技术成熟且能确保检测准确性,将第一时间向用户同步进展情况。


“酒店及民宿经营者不能以不知情来推卸责任。”杨乃超表示,在利益驱使下,“偷拍”已成为产业链,“酒店及民宿作为经营主体,对顾客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及隐私权都有保护义务。”他强调,最新条例明确了经营方的义务和责任,即使酒店或者民宿没有主动安装“偷拍”设备,根据不同情况,也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编辑 张冰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