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创新高、子公司引入战投50亿元、筹划赴港上市……一夜之间,赛力斯宣布了3条大消息。
3月31日深夜,赛力斯发布史上最好业绩报表: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305.04%;首次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9.46亿元。与此同时,赛力斯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引入包括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在内的战略投资者,增资合计不超过50亿元。
一边是财务数据大好,一边是获得战投,赛力斯已经开始筹划赴港上市,加入资本市场“A+H”的队伍。
随着华为车企合作阵营正日益壮大,问界不再是“唯一”,传统车企纷纷加速转型新能源,新老玩家同场竞技,竞争烈度持续上升。问界能否守住市场,源源不断为赛力斯带来财富?
赛力斯最近9年财务数据一览。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林子 制图
研发费用大增
赛力斯在2024年营收、利润双丰收,其中营收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净利润59.46亿元。
与此同时,由于问界销售回款增加,赛力斯现金流有了显著提升。2024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5.15亿元,同比增长251.93%。
业绩丰收之下,赛力斯将大量金额用于研发。2024年,赛力斯研发费用为55.85亿元,相较于上一年的16.96亿元增长229.24%。
2024年末,赛力斯研发人员总数6201人,较上年同期增加1246人,同比增长25.15%;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较上一年度进一步提升,且研发团队呈年轻化和高学历化趋势。
从实际成果来看,2024年问界全系智能驾驶升级至ADS3.0,用户全年智驾里程超过11亿公里。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购买了问界商标、引望股权及闲置货币资金现金管理,赛力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在2024年为-165.09亿元,相比于2023年的-29.72亿元情况更为严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赛力斯在最近一年已经大手笔投资超过221亿元,分别买下了问界专利、华为引望公司10%股权和问界汽车工厂。
此外,由于赛力斯本次银行借款减少、归还政府平台融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66亿元,相比于2023年的-12.69亿元,情况更为严重。
“兄弟”品牌带来销量压力
2025年初,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在其新年寄语中称,赛力斯计划未来三年内新能源汽车实现百万量级目标。
但要达成这一目标并不容易。目前问界有新M5、新M7、M9这三款车型。赛力斯2024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倍,超额完成计划。要实现百万量级目标,销量还需要再度翻倍。
在与华为合作之前,赛力斯业绩在2017年达到净利润7.24亿元的顶峰后就一路下滑,在2018年和2019年净利润均不到1亿元,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连续4年出现净亏损。如今在问界的“托举”之下,赛力斯业绩止跌回暖。
有分析师指出,问界对赛力斯的业绩而言尤为重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新产品、新技术争夺市场份额,每家车企都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压力,没有车企能成为“常胜将军”。
3月13日,赛力斯发布今年2月产销快报显示,赛力斯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841辆,同比减少41.04%;本年累计销量35747辆,同比减少46.72%。
而根据鸿蒙智行发布的具体车型销量,今年2月奇瑞与华为合作的智界R7交付量为8748辆。相比之下,问界新M7在2月的交付量为5204辆,已经被智界甩在身后。
随着华为合作车企不断增多,除了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外,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尚界”也在路上,华为甚至还注册了大量类似规格的商标,包括“君界”“江界”等。
作为赛力斯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旗舰车型,问界M9 2025款上市72小时大定突破21000台。
对赛力斯而言,“兄弟”多了,如何“抢饭吃”也成了压力。
赴港上市筹措资金
面对市场压力,港股上市和引入战投成为赛力斯的进一步举措。
3月31日晚间,赛力斯宣布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拟引入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共同对赛力斯汽车以货币方式进行增资,增资金额合计不超过50亿元。
与此同时,在业内流传了数月的赛力斯赴港上市消息终于靴子落地。3月31日晚间,赛力斯宣布了上述消息并提到,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是为了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H股募资将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及供应链优化。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赛力斯如果实现在港二次上市,可借助香港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也能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渠道和合作伙伴关系。
王鹏认为,港交所不断优化上市审批流程,例如对符合条件的A股上市公司增设快速审批通道,降低上市难度和成本,还放宽了第二上市门槛。从时间上看,A股上市周期通常较长,一般需要2到3年时间,而港股上市周期较短,一般在4到6个月内可以完成上市,这有助于企业更快地筹集到所需资金。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最近一年至少421亿元的大手笔“花费”或许会让赛力斯对融资产生新需求,而这有可能成为赛力斯二次上市的动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