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茅台营业总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超15%,在高基数、大体量下,超过年初制定的15%目标,持续稳住了茅台“基本盘”,夯实“压舱石”。


自2021年首次营收过千亿元后,千亿茅台已连续4年保持双位数增长,在行业深度转型期,营收和盈利能力是企业穿越周期的根本。宏观消费压力下,茅台的持续稳健增长,有助于提振行业信心。


2024年,茅台准确研判“三期叠加”的市场形势,“转型”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词。作为白酒龙头,茅台扎根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产品结构调整、“4+6”渠道布局,推动客群转型、场景转型、服务转型等一揽子有效举措,呈现动销旺盛、市场稳定,销售量、销售额齐升的良好态势。


就在刚刚收官的茅台2025年一季度市场调研中,茅台高层奔赴东、中、北三线18省(区、市)开展密集调研,充分听取渠道商意见建议,共同研究市场现状与机遇,为把脉开发,凝聚共识,俯下身子去做市场、拓客群、促消费,从“渠道为王”转向“消费端为王”,实现更好消费触达。茅台在“破”与“立”中,积蓄穿越新周期的增长动力。


业绩增长韧性持续


4月2日晚,茅台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同比增长15.66%;利润总额1196.39亿元,同比增长15.41%;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同比增长15.38%。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高质量完成年度战略目标。


茅台酒是茅台核心中的核心,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定盘星和压舱石,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尤其在调整期,茅台酒在示范引领、提振信心等方面的作用尤为关键和明显。


作为茅台业绩的核心贡献者,茅台酒2024年保持稳健较快增长的业绩。2024年全年,茅台酒实现营收约1459.28亿元,同比增长15.28%。茅台酒在成为千亿级单品后,前三季度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出口营收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继续彰显世界级大单品魅力。


茅台酱香系列酒营收站稳200亿元台阶,2024年营收246.84亿元,同比增长19.65%。近年来,茅台酱香系列酒可谓动作频频,不断推出新品以完善产品梯度,实现了产品全价格带,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其中,2022年初上市的茅台1935,具有较强的成长性,跃升为年营收超百亿元规模的大单品,占据次高端价格带中主流地位。系列酒多层次产品矩阵,也成为贵州茅台新的增长极。


“茅台酒和酱香系列酒协同发展形成‘双轮驱动’格局,提升了市场覆盖率,形成有效‘护城河’。” 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分析表示。


预收款犹如白酒行业里的“蓄水池”,体现了经销商打款意愿。截至2024年12月末,贵州茅台预收账款108.15亿元,业绩“蓄水池”依旧保持在相对高位,反映出经销商对品牌以及产品动销的坚定信心。


近年来,随着营收和利润的增长,贵州茅台积累了充沛的现金流。业绩报显示,2024年账上现金1699.7亿元,较年初增长13.04%;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24.64亿元,同比增加38.85%。资产总计近3000亿元。


现金流是反映整体财务稳健的关键指标。充沛的现金流是抵御市场风险的重要保障,助力茅台更稳定地穿越白酒行业周期。与此同时,坐拥千亿现金的贵州茅台,资金管理如何高效利用提升整体效益也备受关注。


2024年9月,在贵州茅台公布三年现金分红规划1个月后,茅台又首次披露股份回购计划,并于2024年11月27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方案,公司计划以30亿元至60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2024年业绩报发布当天,贵州茅台公布最新回购进展,截至本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已累计回购近16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分红、回购以及大股东多次增持,都体现了茅台对市值管理的高度重视,彰显企业价值,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大信心,不仅是在市值管理方面作出表率,对资本市场企稳复苏的助力作用也更为明显。


就在近日召开的茅台集团2025年财务工作会,再次释放出千亿资金管理新方向。据了解,茅台将通过“四维强化+数智驱动+生态协同”三大策略,重构白酒龙头的资金管理范式。比如,在资金端,将强化“存、贷、借、投”四维管理,意在提升资金周转效率,破解白酒企业普遍存在的“高现金流、低收益率”困局;比如在管理端,通过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与“数智驱动”,直指传统白酒企业业财割裂的顽疾。


转型中积蓄穿越周期的增长动力


茅台的成绩离不开一年的转型努力。2024年以来,茅台在“破”与“立”中探索穿越周期的增长动力。


中国酒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4年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提到,中国酒类市场面临品类竞争持续加剧、产能过剩隐忧、双理性时代、年轻化趋势等诸多困境和挑战。酒业也伴随着经济增速的换挡,进入到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期。


作为龙头酒企的茅台,也需要及时调整适应新的市场变化。


“纵观中国白酒产业历程,每一轮行业调整,都有其时代性和必然性,通过‘破’与‘立’的循环上升,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形成了更加良性的产业生态。”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当前面临的新一轮调整,本质上是时代进步催生的消费变革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动能转换。


以长周期构建良性产业生态成为茅台探索的发力点。2024年,茅台通过优化产品布局,统筹渠道布局,打通线上线下的传统边界,积极开展“三个转型”拓展消费增量。


首先是渠道层面,2024年6月以来,茅台渠道政策密集推出,优化渠道结构、调整核心品的投放量,茅台高层密集召开渠道商座谈会及投资者交流会、管控市场预期,在一系列组合拳下,助推茅台预期企稳、茅台散茅批价企稳回升。


茅台一直高度重视渠道建设,2024年12月,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在成都组织召开渠道调研座谈会时,提出茅台“4+6”的渠道布局:4个自营体系,包括自营公司、i茅台、大客户、企业私域;6个社会经销体系,即传统经销商、商超百货、社会电商、专业连锁、产业私域和酒店餐饮,形成“自营”+“社会”两大体系互为补充,“4+6”渠道布局相互赋能的协同生态体系。


“强化渠道协同、增强消费触达、促进消费转化,解决好根本性的供需适配问题,从‘渠道为王’转向‘消费端为王’”,这是茅台高层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方向。


从落地情况看,今年蛇茅投放量是由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决定的,采用供需适配策略,满足真实消费需求,让市场价格回归价值本身。近日,茅台再次调整i茅台申购规则,包括延长申购活动的时间和范围,给消费者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也释放出茅台进一步提升直销平台在整个销售体系中的权重的信号,体现了茅台 “全面回归消费者”战略的落地。


第二是产品层面, 2024年,茅台酒推出龙年生肖酒、散花飞天、二十四节气酒等一系列新品,开发750ml、700ml茅台酒新品,“走进系列”产品,联名文创产品,以丰富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2025年,茅台将继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包括茅台酒国内市场计划投放较去年略有增长;强化飞天大单品“金字塔”底座地位;调整珍品茅台、1L飞天茅台酒投放量;开发新品进一步满足终端多元化需求,瞄准餐饮渠道、国际市场,结合景区、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等文化优势资源,开发文创产品、“走进系列”产品等新品。


第三个方面是转型。理性消费时代来临,转型势在必行。渠道触达、产品适配、服务升级是解决供需适配问题的关键。去年以来,茅台多次强调持续做好“三个转型”——客群转型、场景转型和服务转型,围绕“新商务”人群打造新场景,树牢从“朋饮”向“友饮”转变、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的营销理念。


“贵州茅台的业绩增长正是基于其深厚的品牌积淀和稳健的市场策略。这种增长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肖竹青认为,高基数背景下,这一增长幅度体现了贵州茅台市场竞争力、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体现了贵州茅台管理层推动消费者人群转型,消费场景转型和服务转型已见成效。


刚刚结束的茅台覆盖18省(区、市)密集调研座谈上,这组数据真实反映出茅台转型的成效。据悉,这场被称为“用笨办法”完成的调研,历时16天、跨越东线、中线和北线,就茅台酒、酱香系列酒市场,召开了18场座谈会,覆盖1700余家渠道商。


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首季京津冀市场录得79%-100%的同比增幅,其中大容量产品市场表现亮眼:北京物美商超以及北京部分专卖店渠道的1000ml装销量呈现大幅增长。热衷为情绪价值买单成为当下消费趋势。投射到渠道上,也让茅台酒渠道商拓客成效显著,包括京津冀地区在内的18个茅台酒省区有效客户平均增长98%,显示茅台客群转型策略初见成效。


另据渠道商反馈,从去年底开始,茅台酒客户呈现出购买量减少但是频次增多的现象。这种“即用即买的人比以前多了”的购买状况,说明茅台酒的社交属性在增强。


有分析认为,此番调研不仅印证了茅台酒的基本属性和基本需求面均未改变,调研传递的信息以及后续根据一线调查形成的决策,将会对2025年茅台酒市场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从茅台的发展历程看,每一次行业周期调整,既是挑战,更是营销体系变革与升级的契机。面对“三期叠加”的市场形势,深刻认识行业“熵增到熵减”“商业模式”的发展规律,从“渠道为王”转向“消费端为王” ,持续强化产品力、市场力、品牌力,更好地触达终端消费,必将迎来下一个上升期。


走出去寻找市场新“增长极”


对这艘千亿巨轮而言,新周期下,如何永葆领军地位,如何带领行业走向世界舞台,既是责任也是担当。


中国白酒要打开新的增长“突破口”、找到新的市场“增长极”,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走出去”是一条重要路径。


茅台公司2024年国外市场营业收入约52亿元,同比增长近20%。尽管这一数字占整体营收的比例仍不足5%,但这意味着国际市场的潜力巨大。


2024年,是茅台国际化摸索走出一条特色路径的起步之年,国际化步伐加快。这一年,茅台先后走进瑞士、意大利、印尼、泰国、老挝、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西班牙、英国、比利时、美国、希腊、意大利等2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中,分别通过“茅台之夜”“茅台文化节”等活动深度传播茅台文化内涵,从“卖酒”向“卖生活”转变,丰富品牌国际化表达,增进国际消费者文化体验,具象化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数据显示,茅台2024年累计在海外开展了225项品鉴活动,覆盖超过1.5万人次,国际“茅友圈”持续扩大。


拓展市场的同时,茅台为出海强化“内功”。正如王莉所说,由“量变”到“质变”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其内核是深入践行“ESG”理念。


深耕传统技艺,永葆“品质”竞争力的同时,茅台始终感恩自然生态,将年度营收的1.5%作为环保专项资金,通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双碳”行动、实施节能减排等,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低碳、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生空间”。


从“产品出口”到“文化出海”,这正是茅台着眼长远提出的重要国际化战略手段——区别于以往单纯的产品出口,茅台正搭建基于文化认同的价值输出体系。


茅台在企业文化手册《茅台玖章》中提出“让世界爱上茅台,让茅台香飘世界”的愿景,并为出海设定具体目标:到2035年,企业综合实力要进入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前五。


日前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张德芹指出, 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东方文明的崛起,中国白酒注定要走向世界舞台。茅台愿始终和大家一道,共同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让中国白酒香飘世界,让中华文明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和共享。


文/秦胜南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