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134亿美元,升幅为0.42%。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稿指出,3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财政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作用下3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3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财政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
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下跌超3%,非美元货币总体升值。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0.4%;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5.8%。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上月末增加。
温彬认为,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潜能大,有充足的宏观调控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有利于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区域多元化、贸易结构升级以及人民币资产对外资吸引力持续提升,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保持稳定,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3月我国外储规模小幅回升,主要受当月美元指数下跌带动,这有效对冲了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整体下跌带来的影响,推动我国外储规模上升。3月美元指数大幅下跌逾3%,带动我国外储中非美元资产价格上涨。据估算,3月上述因素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约为400亿美元左右。3月全球股市大跌,而美债收益率下行带动美债价格走高。总体上看,3月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下行,会对我国外储资产估值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但被美元指数下跌的作用充分对冲。
王青认为,短期美元指数下行和全球金融市场下跌还将形成对冲效应,我国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这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央行连续第五个月增持黄金
黄金储备方面,3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7370万盎司,2月末为7361万盎司,小幅增加9万盎司。
3月,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但国际金价延续开年来的强劲上涨态势,轻松突破2900、3000和3100美元/盎司三道关口。国内方面,上海黄金交易所3月金价收于730元/克之上,国内主要品牌黄金首饰价格逼近1000元/克。
王青认为,3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五个月增加,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此外,黄金独有的避险功能也可能是近期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考量之一。
数据显示,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黄金储备在我国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占比约为6%,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展望未来,预计我国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王青表示。
2024年11月我国央行开始新一轮增持黄金,其间虽然国际金价重回上升态势,但我国央行继续增持黄金。德邦证券宏观团队负责人张浩认为,我国央行增持黄金的意愿仍在,只会阶段性适应市场价格变化而调整增持节奏。
近期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报告也指出,潜在的经济不确定性有望继续凸显黄金作为风险对冲工具的重要作用,全球央行和黄金ETF投资者或将再度成为推动黄金需求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金饰需求可能会因经济不确定性继续承压。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