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着“再造一个新厨邦”的口号,中炬高新交出2024年“成绩单”。


2024年,中炬高新实现营业收入约55.19亿元,同比增长7.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93亿元,同比下滑47.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约6.71亿元,同比增长27.97%。


截至2024年底,中炬高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为56.14亿元,同比增长19.33%;公司总资产约为82.37亿元,同比增长22.59%。


去年调味品收入超50亿元


多品类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中炬高新成立于1993年1月,1995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包括调味食品、园区运营及城市开发等。


对于中炬高新而言,2024年是公司管理变革和转型升级的启动之年。这一年,中炬高新启动了营销变革、研发创新、运营优化、数字化建设、组织能力提升等战略举措,最终实现了营收个位数增长、归母净利润两位数下滑、扣非净利润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2024年,中炬高新的调味品业务实现收入50.75亿元,同比增加2.89%;房地产销售收入5484万元,同比减少50.75%。归母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与中山火炬工业联合有限公司诉讼和解与撤诉,2023年转回在2022年度计提的预计负债影响。扣非净利润增加,主要是在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原材料采购单价下降,公司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2024年,中炬高新子公司美味鲜公司的调味品销售收入为50.75亿元,占总营收的91.95%。美味鲜公司主要从事10多个品类调味品的生产和销售,拥有中山及阳西两大生产基地。厨邦是美味鲜公司旗下品牌,自2001年起即聚焦中高端酱油赛道。2024年,美味鲜公司的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其他调味品分别占调味品收入的61.44%、13.89%、11.67%、13%。


中炬高新最近五年业绩情况。


数据显示,最近五年(2020年至2024年),中炬高新的营业收入在51亿元至56亿元之间徘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普遍处于盈利状态,仅在2022年陷入亏损。


“当前,调味品行业正处在存量竞争阶段,消费分级明显。健康化、高端化、数字化是核心驱动力。”中炬高新认为。2025年,公司设立了三大目标:落地产业并购、实现营收持续增长、构建三大核心基础能力。


中炬高新希望在2025年完成至少一起产业并购,公司在2024年深入调研了多家潜在目标企业,积极推动外延式发展。


营收增长则是面向国内外市场,积极探索渠道多元化、品类多元化、模式多元化及业务多元化。


控制权之争落幕


“宝能系”对中炬高新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除了财务状况,中炬高新的股东结构变化也颇受关注。


财报显示,2024年,中炬高新的前10名股东中,有3位减持,3位增持。其中,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山润田)减持1487万股股票。截至2024年底,中山润田对中炬高新的持股比例为5.94%。


2025年2月,中炬高新发布公告称,中山润田所持部分股份被司法拍卖。最新公告显示,“中山润田持有中炬高新股份总数为3511万股,持股比例下降至4.48%。中山润田不再属于中炬高新持股5%以上的股东。”


从昔日的第一大股东,到如今持股比例已不足5%,作为“宝能系”旗下的重要投资平台,中山润田持股比例的持续下滑,也意味着“宝能系”对中炬高新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记者注意到,姚振华的名字首次出现在中炬高新的公告里是在2015年4月,当时“宝能系”旗下企业前海人寿增持中炬高新的股份。在2015年年报中,中炬高新写道:“公司在完成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前海人寿或其关联方;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姚振华。”在这之前,中炬高新不存在控股股东,而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通过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火炬集团)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


因此,2015年也被视为“宝能系”和“火炬系”争夺中炬高新控制权的首年。


2019年3月,中炬高新的实际控制人由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变更为姚振华。截至2022年年底,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东为中山润田,持股比例为14.73%;第二大股东为火炬集团,持股比例为10.88%。


2023年以来,中炬高新发布了多份权益变动报告书,主要展现了中山润田的减持和火炬集团的增持,其中,前者是因为债务等原因被动减持,后者则是出资积极买入股份。


在2023年和2024年的财报上,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东均为火炬集团。2023年7月,姚振华不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经济学家余丰慧分析:“宝能系逐步减持中炬高新股份可能是因为宝能系自身资金链紧张,需要回笼资金用于其他投资或者应对债务问题。这会给中炬高新带来一些影响,从积极方面看,可能会促使中炬高新优化股权结构,吸引更多的多元化投资者;但也有风险,如果减持幅度过大过快,可能会引起公司股价波动,影响市场信心。”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此前,“火炬系”和“宝能系”之间的控股权之争导致中炬高新治理结构不稳定,股价波动较大;如今,“宝能系”的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中炬高新的股权结构更加清晰,公司治理格局趋于稳定。这使得中炬高新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主营业务中。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