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去年9月一揽子“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的持续发力,A股市场交投持续活跃,券商各条线业务都因此而受益,自营业务表现尤为亮眼。
目前已公布年报的券商,九成以上四季度投资净收益指标出现大幅增长。其中,14家券商增幅超过100%。
券商在四季度投资做了哪些加减法?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揭开券商自营业务增长的底牌。截至目前,券商大幅减持银行个股市值超过80亿元,减持医药生物、非银金融、有色金属个股市值超过20亿元,同时对交通运输行业进行了加仓。
券商自营业务收益大涨,四季度重仓股曝光
在A股持续的交投活跃下,“靠天吃饭”的券商各条线业务因此而受益。贝壳财经记者据Wind数据梳理,自营业务已成为驱动券商业绩强劲回暖的重要动力,目前已披露年报的逾九成券商自营业务暴涨。
从年报数据来看,“证券投资业务”成为众多业绩高增券商的一致关键词。目前已有14家券商四季度投资净收益指标增幅超过100%。其中,中信证券四季度投资净收益收入最高,达到213.89亿元,同比增长194%;相比之下,浙商证券、中国银河、东兴证券、方正证券4家券商投资净收益增幅更快,这一指标增长超过500%。
伴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陆续发布,券商四季度的投资动向也得以明晰。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逾15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报,其中,有111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了券商身影,牧原股份、藏格矿业、卫星化学暂列券商前三大重仓股。
从持仓市值来看,除中信证券持有3.83亿股中信建投股份(持仓市值约98.58亿元)外,牧原股份为券商第一大重仓股,中信建投持仓3697.24万股牧原股份,持仓市值约为14.21亿元。
数据显示,中信建投于2022年四季度跻身牧原股份第六大流通股东,随后长期持有至今,但进入2024年,中信建投持续小幅减持牧原股份,其中,四季度减持了43.1万股。
藏格矿业暂列券商第二大重仓股。截至四季度末,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和申万宏源证券分别为藏格矿业的第六、第七和第八大流通股东,持仓市值达13.26亿元。其中,招商证券减持了7500股,广发证券增持23.71万股,申万宏源则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之一。
卫星化学则位列第三。广发证券于2024年四季度新进成为卫星化学第五大流通股东,持仓市值达8.72亿元。
此外,杰瑞股份、川恒股份、海螺水泥、振芯科技、江中药业、平煤股份和江淮汽车也是券商青睐的前十大重仓股。
从行业来看,除非银金融行业外,券商重仓股的第一大行业为化工行业,目前持仓市值已超30亿元;食品饮料行业位列第二,持仓市值超过18亿元。医药生物、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石油石化、建材、公用事业等行业紧随其后,持仓市值超过5亿元。
券商重仓股加减现状出炉,自营业务多追求绝对收益
从2024年年报来看,头部券商为“买入主力”,持股数量及持仓规模均在前列。其中,“一哥”中信证券目前已现身31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剔除中信建投后,合计持仓市值达14.74亿元,主要包括振芯科技、赢合科技、陕国投A、翼东水泥、川恒股份等个股。
中金公司紧随其后,目前已现身2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之列,持仓市值达7.42亿元;此外,中信建投、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目前已现身12家、11家以及9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在现有的111只重仓股中,52只为券商2024年第四季度新进个股。其中,卫星化学、杰瑞股份、江淮汽车、粤高速A、苏泊尔、山东高速、萤石网络、广州发展几只新进个股的持仓市值超过1亿元。
券商在2024年四季度还对31只个股进行增持,其中,佳都科技获得中信建投和招商证券两家券商增持1646万股,增持数量暂居第一;川恒股份、藏格药业和振芯科技3只个股增持数量也超过千万股,此外,平煤股份、赢合科技、华北制药等被券商增持500多万股。
与此同时,券商已减持并退出了华映科技、博士眼镜等50余只个股的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虽然也是券商重仓股,但在去年四季度被小幅减持,截至目前已有31只券商重仓股被减持。比如,中信证券减持了7784万股陕国投A,长城证券减持了2635万股ST天邦,招商证券、天风证券和中金公司目前已减持了1350万股的宏创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券商日前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对自营投资策略进行了揭秘。广发证券指出,权益投资方面,公司坚持价值投资思路,强化自上而下的宏观策略与行业及股票的研究相结合,利用多策略投资工具降低投资收益波动。
东北证券也对自营业务取得的良好成绩进行归因。“公司权益自营业务以绝对收益为目标,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通过审慎研判市场,积极寻求结构性投资机会,努力提升投资收益率。”
谈及后续自营业务规划时,华林证券表示,公司自营业务将持续秉持稳健投资的理念,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优化利率债配置策略,同步提升现券交易定价精度和做市响应效率;在权益投资方面,聚焦低波动、高股息的核心逻辑,优化权益资产配置。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模式,审慎开展衍生品交易,以实现稳健的投资收益为目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