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近二十年来,深度学习的进步让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于信息分发成为可能,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信息茧房”的问题。对此,抖音算法工程师刘畅在4月15日的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开放日”上公开了最新的抖音算法原理。


他介绍,抖音基于用户行为的推荐方法包含多种技术模型,如协同过滤、双塔召回、Wide&Deep模型等。算法可以在完全“不理解内容”的情况下,找到兴趣相似的用户,把其他人感兴趣的内容推荐给该用户。目前,抖音算法已几乎不依赖对内容和用户打标签,而是通过神经网络计算,预估用户行为,计算用户观看这条内容获得的价值总和,把排名靠前的内容推给用户。


“用户长期价值,是抖音推荐算法的‘北极星指标’,也就是我们最核心的业务目标。”刘畅表示,抖音更关注用户长期价值,而非追求平台的短期数据。为此,抖音算法考虑了众多目标,如完播、评论、点赞、对作者长期消费、分享、跟拍等,力图计算出更符合用户长期价值的目标。


为引导算法打破“信息茧房”,抖音算法在多目标建模体系下,设置了专门的探索维度。一是对用户在平台上已经表现出的兴趣,尽可能推荐更多样的内容,通过多样性打散、多兴趣召回、扶持小众(长尾)兴趣等方法控制相似内容出现的频次。二是帮助用户探索更多新兴趣,采用随机推荐、基于用户社交关系拓展兴趣、搜索推荐联动、“不感兴趣”不再展现等多种方式,让用户的主动行为影响推荐系统,使推荐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编辑 王真真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