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外卖行业在内的即时零售行业风云再起,热议话题更是接连不断,从给骑手缴纳社保,到平台佣金高的质疑,再到近期引发争议的“外卖利润率到底有多少”的关注,也将美团这一即时零售行业的头部企业推到聚光灯下。


消费者点一份外卖,主要包含了餐食费和配送费,相关费用也会在外卖平台体现。而一份外卖背后,平台还会收取佣金服务费用。但佣金是什么、有多少,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信息不能直观看到。“美团佣金高达30%”等相关传闻也由此产生。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中提到,平台佣金是按照固定费率收取的,是由平台提供相关技术支撑产生的费用,如美团平台上绝大部分商家佣金在6%-8%的水平。


美团发言人也曾对高佣金率等不实信息进行辟谣,网传佣金率主要包含了支付给骑手的履约服务费等,且该费用只在商家选择美团配送时才会产生。


除了佣金高的传言,衍生出的还包含对外卖平台利润高的质疑。


对于餐饮外卖利润率的数据,近年业绩报告中未作单独披露。在美团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报中曾提到餐饮外卖经营利润率为3.3%。此外,根据摩根大通(JP Morgan)2024年11月发布的全球在线外卖行业报告(《Global Online Takeaway(2024)》)中提到数据,2024年全球九家主流外卖平台预测净利润率在1.5%-3.3%之间,算术平均值为2.2%。美团外卖业务2024年预计净利润率为2.8%。


有分析认为,外卖平台需承担骑手工资、保险等费用,同时还需要技术与运营投入的持续增加。这些复杂的刚性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卖平台的利润空间。


餐饮外卖只是即时零售行业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即买即送需求越来越丰富,拥有万亿市场规模潜力的即时零售正在成为互联网平台争夺的蛋糕。这场竞争中各家也纷纷祭出大招。其中,美团外卖方面表示在未来3年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推动明厨亮灶覆盖10万家店、加强行业基础建设等。


“外卖利润率”到底有多高?


纵观我国餐饮外卖行业竞争格局,从2009年进入餐饮外卖市场的饿了么,到2013年和2014年进入餐饮外卖市场的美团和百度,一度经历多轮市场厮杀后和地盘争抢后,外卖市场最终才进入二分天下的局面。从当下的外卖市场看,美团与饿了么“七三分”的说法最为普遍。


随着近几年多家平台入局即时零售,包括尝试推出团购业务、试水外卖业务等,外卖市场风起云涌,竞争也更加激烈。


与此同时,关于外卖行业相关讨论也接连不断。


其中,外卖行业的佣金话题最受关注,引发“外卖平台抽成高”的质疑。餐饮外卖行业利润率到底有多少,也成为近期关注的话题。


从餐饮外卖平台的头部企业美团数据看,美团的主营业务中,餐饮外卖仍是其主要板块。据美团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第三季度餐饮外卖业务占据公司营业收入超过一半的水平,不过经营利润率仅为3.3%。2022年至2024年的业绩报告中,餐饮外卖、到店业务、酒旅业务等相关数据并入核心本地商业数据,并未单独披露。


据摩根大通(JP Morgan)2024年11月发布的全球在线外卖行业报告(《Global Online Takeaway(2024)》)中提到的测算数据,2024年全球九家主流外卖平台预测净利润率在1.5%-3.3%之间,算术平均值为2.2%。其中,美团外卖业务2024年预计净利润率为2.8%,Deliveroo(户户送)平台预测2024年净利润率在1.8%,Uber Eats(优步)在3.3%。


有分析认为,刚性成本高企,影响了外卖平台的利润空间。其中,外卖平台需承担骑手工资、保险等费用,同时还需要技术与运营投入的持续增加。此外,平台为争夺市场份额,持续推出“满减”“免单”等补贴活动,但补贴带来的订单增量如果不能覆盖成本,也会形成“增收不增利”。


事实上,人们对外卖平台利润率高的印象,与“高抽成”的说法也有一定关系。


从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中提到外卖平台收费透明化改革方面的相关数据时介绍,平台收费项目包括佣金和配送服务费两部分。其中,佣金是按照固定费率收取的,平台提供相关技术支撑产生的费用;配送服务费则是根据订单的实际情况(如距离、订单价格和服务时段等多种因素)收取的费用。平台收费透明化改革方面采用新的计费方式比过去更加清晰和透明,如美团平台上经过费率透明化改革后的绝大部分商家佣金在6%-8%的水平,餐饮商家在配送方式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在赋能中小商户方面,为提升外卖商户的数字化经营水平,美团平台累计向7万商户提供外卖管家服务,通过自动化接单派单服务,商户收入同比提升超过30%。


此前,美团发言人也曾对网传美团外卖30%的高佣金率数据进行辟谣,该发言人称,美团从商户收取的费用,主要包括平台佣金(涵盖商家在美团外卖平台经营所享受的信息展示服务、交易服务、商服及客服服务、IT运维服务、研发成本、客服成本等)和外卖订单履约配送服务费。“技术服务费”属于网传的佣金,美团外卖实际商户佣金率为6%-8%,且履约服务费只在商家选择美团配送时才会产生。


根据美团发布的美团研究院近期对外披露的年度骑手收入情况看,2024年全年,美团全国范围内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6650元至9344元之间。以由熟练骑手组成的乐跑骑手为例,这类骑手的月收入均值最高,在北上广深等高线城市可达11547元。全年月均有单骑手数量为336万。


守住“护城河”迎大考


餐饮外卖市场只是即时零售行业中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即买即送需求越来越高,非餐饮板块的即时零售市场,也正在开启一场暗战。


我国即时零售处于快速发展期,规模持续增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即时零售仍保持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从第三方平台来看,订单量也持续增长。如美团闪购2023年订单量同比增长40%。


随着即时零售品类结构持续优化,逐渐进入全品类,也将助推更多线下实体商家转型线上,实现零售业的转型升级。而万亿规模的大蛋糕吸引众多入局者,这也意味着即时零售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竞争。


就在4月15日,美团发布了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欢迎来到30分钟购物的新世界”,“美团闪购”作为独立品牌发布的当天,美团高管王蒲中在其自媒体账号中这样写道。


美团闪购被拆分独立,不免也引发外界对美团与其他即时零售业务的平台进行比对。


对于美团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庞大的骑手网络、成熟的配送算法以及与商家的深度绑定。数据显示,美团闪购依托外卖业务积累的7.7亿用户基础和700万骑手运力池,这些都是其“基石业务”的“护城河”。


从单量和增速看,根据王蒲中此前透露的数据,从当前单量规模看,以美团闪购为主的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订单突破了1800万单。此外,美团即时零售增长速度接近40%。


然而,在未来激烈的市场争夺厮杀中,即便作为头部的美团,也不得不为守好即时零售市场份额的“护城河”做出前瞻性战略准备。


据悉,在骑手权益保护方面,美团在2024年底推出八项举措继续改善算法,上线防疲劳机制,在2025年底前逐步取消骑手超时扣款,推动从负向处罚向正向激励的转变等。美团今年2月宣布,逐步推进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此外,自2022年美团进行“职伤险”试点以来,美团日前启动骑手养老保险试点,支持骑手自主选择缴纳地及周期。


就在近期,美团外卖方面宣布,未来3年,美团外卖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包括帮助商家补贴消费者激活需求、发放助力金帮商家增加收入、扶持和奖励优秀品质商家,以及推动明厨亮灶覆盖10万家店、加强行业基础建设等。


即时零售行业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终究是应以利好消费者、引导行业良性和可持续发展进步为前提。唯有良性竞争才能有助于激发企业更充沛的活力与创新,加速行业进步。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这场竞争中,企业应以消费者价值为中心,避免单纯价格战和补贴战。行业应加强标准化、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推动良性创新,形成多方共赢的市场格局。同时,监管部门需完善规则,防止不正当竞争,保护商家与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文/秦胜南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