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一政策不仅对美国自身,还对中美关系、全球产业链以及金融市场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且复杂的影响。比如,全球资本市场因之而动荡,美国股债汇一度呈现“三杀”局面,一时间关于金融危机发生的讨论甚嚣尘上。
美国频繁加征关税的真实动机是什么?政策背后全球化逻辑发生了哪些改变?美债抛售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普通投资者应如何应对关税战?对此,新京报贝壳财经专访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金刻羽。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金刻羽。受访者供图
“对等关税”政策削弱美国信誉,关税代价将由美国普通民众承担
新京报贝壳财经:近期中美关税博弈升级,怎么理解特朗普打响的这场波及全球的关税战?美国频繁加征关税的真实动机是什么?
金刻羽:这一政策会大大削弱美国在国际上的名声和信誉,也会打破当前全球化的局势。
从特朗普的目的来看,一方面他想借此重振美国制造业,以减少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另一方面他将经贸问题武器化,将关税作为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政治等多方面进行谈判的筹码。
但实际上,美国的经济问题并不能靠关税来解决,甚至会扩大问题,因为美国贸易逆差主要源于国内储蓄率过低、财政赤字高企等宏观问题。
相反,关税的代价将由美国普通民众承担,低收入家庭对进口商品价格更为敏感。而“红州”作为特朗普的核心票仓,将首当其冲承受供应链成本上升的冲击。
新京报贝壳财经:关税对中美双方产业链的短期与长期影响如何?
金刻羽:自特朗普第一次对中国企业实施出口管制等措施,企图以此抑制中国科技发展,比如,将众多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所谓“实体清单”。但现在看来是不成功的,过去几年我们或许还会对一些关键科技中间产品的供应等有过担忧,但如今这种担忧已完全消失。
一方面国产替代能力非常强;另一方面日韩等关键科技大国在产业链中的作用也充分展示,他们也认识到中国科技水平及产业链所蕴含的巨大机会,且鉴于美国政策极大的不稳定性,这也促使他们与中国合作更进一步,包括一些欧洲的国家也是如此。
在此背景下,我觉得会出现更大的产业链区域化合作。
新京报贝壳财经:全球化逻辑发生了改变吗?
金刻羽:我觉得全球回到过去以经济推动政治的全球化逻辑已经不可能了,现在是政治推动经济,即由保护主义和政治化思想主导推动全球化进程,地缘政治成为核心变量,各国优先考虑产业链安全而非单纯效率。
各国的这种关系变得更灵活复杂,不是传统牢固的盟友关系,而是在每个问题上都可能出现不同站队情况,这是一个新的局面。但是我们要意识到,这种局面虽可防止大量全球化冲击,但也提高了成本并降低了效率。
事实上,所有的科技进步和效率提高最终在价格上都能反映出来,过去20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绝对的定价权,美国制造业价格基本没上涨也是因为中国和全球化,此次特朗普关税政策打破了这个局面,美国反而是最大受害者。
新京报贝壳财经:这种区域化的现象是长期的,还是一个过渡阶段?
金刻羽:我同意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即我们无法回到21世纪初的黄金贸易时代和全球化时代,权力分散化成为新常态,比如,在环境保护问题或是科技方面,国家之间的站队都是随时调整的,它不是传统的非常牢固的盟友概念,而是在每一个问题上可能都有不同的站队。
金融危机在美发生概率上升,中国可以提供长期的安全资产
新京报贝壳财经:日前,美国国债一度遭遇历史性抛售,怎么看待这一情形?
金刻羽:此次关税政策下全球资本市场动荡,首先会加快削弱美元的地位,也在加快提升其他竞争货币的地位。
我觉得这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包括在金融市场,因为大家都想寻找安全资产,之前美国是唯独一个提供安全资产的国家,但现在美债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大。而中国可以提供长期的安全资产,尤其是国债,不过我们也有资本和汇率管控等局限。
但这次事件表明,美国金融霸权正在受到更多质疑,虽然科技本身在削弱美国的金融霸权,但特朗普政策加快了这一不可阻挡的趋势。
我们很快会看到美国国内的通胀问题,甚至此次关税政策进一步加大了美国的金融风险和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新京报贝壳财经:美债抛售是金融危机来临的信号吗?
金刻羽:它并不一定是金融危机信号。
金融危机在美国发生的概率虽有提升,但金融危机本身与关税、通胀、利率及经济走弱等多因素相关,抛售美债只是表现之一,而不是根本原因。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此次资本市场动荡中,特朗普的执政团队以及他的一些亲属被指责利用股市波动谋取极大利益,很多民主党人指责执政团队在操纵市场,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金刻羽:我不能确定他们是故意在操纵市场,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市场动荡和信息不对称下,部分人是能够获利的,不仅仅是特朗普周围的人,还有华尔街以及与商界或政界走得近的人,但吃亏的是老百姓。
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好机会,普通投资者要保持冷静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你看来,未来关税战最好的和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什么?
金刻羽:最好的情况是美国撤回关税政策,某种程度上,此次关税风波对美国已造成负面影响,我想,未来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想完全依赖美国或是某一个国家了。但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信誉。
最坏的情况是贸易战持续,中美继续较劲,这对全球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导致真正的全球化分裂。而这很快会出现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又会给全球带来第二波大的冲击。因为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核心并非源于贸易领域,更主要是在金融领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和美元汇率波动会影响很多其他的发展中国家。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有什么预期吗?
金刻羽:我觉得可以解决,但与中国的谈判可能更复杂和漫长。
新京报贝壳财经:面对当前的局面,中国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是否需要调整?
金刻羽:首先,分散风险是所有国家现在要做的。现在已经不完全是跨国公司主导的“成本最小化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思维,而是各个国家要考虑经济韧性和分散风险以抵抗全球冲击。
其次,这对中国是一个好的机会,我们要变成科技强国、变成富有强国,光是将目标转向发展中国家是不够的,我们应多花力气,尤其是与美国除外的发达国家进一步加深经济贸易关系。
整体来看,中国现在已经出台了很多明智的政策,如对最不发达国家零关税等。此外,当前美债信用受损,全球资本对安全资产需求激增,中国可以趁机加快改革步伐,扩大国债市场开放,探索推动人民币资产成为“新安全资产”。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当下,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
金刻羽:我觉得在应对当前局势时,大家都要保持冷静,因为现在局面变化非常快。特朗普把关税当作灯一样,一会开一会关,这种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对此,政府也在积极应对,包括刺激国内消费和扶持外贸企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