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敷尔佳)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敷尔佳增收不增利,实现营业收入20.17亿元,同比增长4.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亿元,同比下降11.77%。今年第一季度,敷尔佳营收、净利润双降,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下降26.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38.43万元,同比下降39.77%。昔日械字号面膜“一哥”,缘何走到了这一步?


重销售、轻研发


公开资料显示,敷尔佳成立于2017年,于2023年8月登陆A股资本市场,主营产品包括医疗器械类敷料以及面膜、爽肤水、精华、乳液等化妆品。


敷尔佳表示,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加大推广及销售力度所致,净利润下降,主要系销售推广投入增加所致;为了更充分地挖掘销售渠道市场潜力,实现更高质量增长,公司今年一季度主动开展销售渠道优化与产品价格梳理工作,对营业收入造成短期影响。


一直以来,敷尔佳的高销售费用、低研发费用一直被资本市场诟病。2023年,敷尔佳实现营业收入19.34亿元,同比增长9.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9亿元,同比下降11.56%。彼时,敷尔佳解释,2023年公司线上销售占比增长带动相关销售费用增加,同时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敷尔佳的销售费用达5.32亿元,占总营收的27.51%,而同期的研发费用不及销售费用的十分之一,仅约3284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1.70%。


相关财报显示,2024年敷尔佳的销售费用约7.48亿元,同比增长40.53%,占总营收的37.08%。对此,敷尔佳称,销售费用增长原因主要系线上收入相关营销费增加。同期的研发费用虽同比增长6.04%,仍无法与高企的销售费用相比,仅为3482.28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1.73%。今年一季度,敷尔佳的销售费用高达1.59亿元,研发费用仅979.30万元。


据敷尔佳在2021年9月披露的第一版招股书(申报稿),其研发人员人数仅为2人,直到上市前的2022年底,敷尔佳研发人员也才8人,研发费用更是低到60万元。截至2024年底,敷尔佳研发人员共计58人,仅占员工总数的8.20%。


竞争加剧,昔日伙伴成为对手


敷尔佳IPO招股书显示,2021年,公司医用敷料的市占率约为17.5%,在国内排名第一。但好景不长,2023以来,巨子生物的医用敷料收入已赶超敷尔佳。2023年、2024年,巨子生物医用敷料的业务收入分别为8.61亿元、12.18亿元,敷尔佳同类业务的收入分别为8.5亿元、8.53亿元。


外部竞争加剧,昔日二股东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三联)如今也成为竞争对手。


哈三联是敷尔佳昔日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不过,敷尔佳上市后,两者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哈三联是一家面向国内外、具有多品种、多剂型的医药上市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产业覆盖面广泛。敷尔佳当年就是依靠哈三联的“械字号”许可证背书起家,并快速崛起。


此前,敷尔佳的生产研发一直“外包”给二股东哈三联。自2018年1月起,敷尔佳与哈三联达成合作,由哈三联负责敷尔佳产品的独家生产,敷尔佳负责后期的销售、推广及品牌运营等。直至2021年2月,敷尔佳收购哈三联的全资子公司北星药业,而哈三联通过转让北星药业获得敷尔佳5%的股权。至此,敷尔佳才有了自己的生产线。


从敷尔佳当时的表现来看,药械、美妆业务显然是一桩好生意。2024年5月,哈三联亮相美博会,并推出了多款医用面膜产品。据悉,哈三联的产品有二类医疗器械敷料、妆字号面膜等多款产品,主打补水保湿、祛痘、修护、紧致、舒缓等功效,原料分别采用了透明质酸钠、重组Ⅲ型胶原蛋白、虾青素传明酸、积雪草提取物等。这些产品和原料,跟敷尔佳在售产品高度重合。


2024年7月30日,哈三联发布公告,拟授权公司董事会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24个月内,择机出售不超过1800万股敷尔佳A股股票,占敷尔佳总股本比例为4.5%。这也是当时哈三联所持有的全部敷尔佳股份。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报告显示,预计到2026年中国皮肤护理产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5185亿元。预计到2026年,专业皮肤护理产品中功能性护肤品和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23.0亿元和253.8亿元。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巨子生物等竞争对手在医用敷料领域表现突出,哈三联也进入相关市场且产品与敷尔佳高度重合,敷尔佳在竞争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相对于竞争对手,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尽管2024年研发费用有所增长,但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然较低,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未来有怎样的规划?就以上问题,4月24日,新京报记者向敷尔佳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