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为“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在玲教授介绍,轮状病毒感染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严重急性腹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近80%的轮状病毒感染发生在1岁之前,2岁以内婴幼儿是轮状病毒腹泻的高发人群。

虽然我国轮状病毒感染率近年来有所下降,但目前仍有28%的5岁以下儿童感染过轮状病毒。李在玲教授指出,2岁以内婴幼儿是轮状病毒腹泻的高发人群,“我国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近80%的轮状病毒感染发生在1岁之前,90%以上是发生在2岁之前。我国的轮状病毒流行的病原主要是以G和P两种血清型为主。”年龄越小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症状往往越严重,典型症状为频繁呕吐、腹泻,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导致休克及暴发性心肌炎、惊厥等严重并发症,反复腹泻还会对孩子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造成潜在影响。

目前医学上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医师郑东旖介绍,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口服补液预防脱水、补锌以缓解症状和缩短病程,“所以我们强调,针对轮状病毒,应该秉持‘预防为先’的理念,而在所有防控措施中,疫苗接种被公认为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干预手段之一。”

我国境内已上市三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即五价轮状病毒疫苗、三价轮状病毒疫苗和单价轮状病毒疫苗。李在玲表示,在我国,P[8]型毒株最为常见且流行较为稳定,并有相关研究显示,97%的中国住院腹泻患儿对其易感,“建议家长考虑选择含有G+P[8]型别的疫苗,为宝宝提供更为全面、直接的保护。”郑东旖也建议,家长可采用“四早”策略:早了解、早决定、早预约、早接种,避免错过疫苗接种的窗口期。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