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正在进行,上汽集团子品牌上汽大通也来到车展现场。


上汽集团商用车执管会主席、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怀景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表示,上汽大通已成为上汽商用车的主体公司,2025年出海销量目标10万辆,加速海外拓展。此外,上汽大通已在智能化领域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在智能座舱与组合辅助驾驶等领域持续创新。


上汽集团商用车执管会主席、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怀景。 受访者供图


上汽大通统管上汽商用车业务


新京报贝壳财经:上汽“大商用车”战略是如何规划的?


杨怀景:此前上汽集团有一个商用车事业部,统管上汽商用车业务。现在事业部下沉到以“上汽大通”为主体的上汽商用车公司,仍然叫上汽大通。


团队打通了轻型商用车板块,包含大通品牌、跃进品牌和依维柯品牌,轻型商用车实现了深度融合。其他的商用车公司、上海新动力公司以及创新业务也同步存在,归属于上汽大通管理,会相对独立运行。团队会有新战略推动内部资源的融合和共享,将采用更加开放的市场机制开展业务,也欢迎外部投资者。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上汽大通会有哪些变革?


杨怀景:本次车展,上汽大通和华为实现战略合作,也是轻型商用车领域首个和华为深度合作的企业。


在上汽大通的规划中,房车一定是需要智能化的,无论是车内体验还是智能辅助驾驶,能让驾驶员轻松一些。上汽大通正在推进轻型商用车的新能源化,今年推出宽体轻客混动,接下来会坚持纯电、插电混动、油电混合和氢燃料四条技术路线同步发力。


出海将基于总代理模式进行变革


新京报贝壳财经:对于复杂的出海形势,上汽大通有什么观察?


杨怀景:上汽大通将因地制宜地选择“贸易为主”或“属地生产为主”,这主要取决于出口国家的投资环境、关税壁垒、技术壁垒等综合因素。


上汽商用车过去以贸易和总代理的模式为主,今年团队在思考如何打破该模式的局限性,在总代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自营、直接管理网络,并直接服务于行业客户。同时,也会在有条件的区域拓展业务,整合MG及其他资源,设计KD(组装)工厂等。上汽商用车也在和大众等合作伙伴商议寻找资源协同和整合的新方式。


新京报贝壳财经:对出海有什么规划?



杨怀景:在不久的将来上汽大通会成立商用车海外公司,专门用于商用车海外出口。团队会有一个独立海外经营实体去开拓市场。



现阶段商用车已出口73个国家和地区,兄弟品牌MG已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汽大通会与MG合作,通过其全球资源和客户群赋能,加速海外拓展,双方在海外渠道共享上会有更多协同。上汽商用车销量目标是全球商用车市场份额的15%-20%,现在还有一定距离。短期来看,上汽商用车今年将海外销量目标定为10万辆,明年增长30%-4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昊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