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隆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隆药业”)近日收到广东证监局警示函。由于实际经审计后的2024年度业绩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等与预告差异较大,且公司未及时披露收入低于3亿元及亏损的风险提示公告,违反了信息披露相关规定。赛隆药业及董事长蔡南桂、财务总监高京、董事会秘书张旭收到广东证监局的警示函。业绩持续承压、多次修改业绩预告,赛隆药业离退市不远了?
赛隆药业及三位高管收警示函
警示函显示,2025年1月22日,赛隆药业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分别为约510万元至710万元、450万元至650万元、420万元至620万元,营业收入约为2.7亿元至3.2亿元。4月25日,赛隆药业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2024年经审计利润总额为亏损3491.97万元,净利润为亏损3314.56万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3349.96万元,营业收入为2.64亿元。
广东证监局认为,赛隆药业《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的业绩金额与实际差异较大,盈亏性质发生变化,未预计2024年度收入低于3亿元且亏损的情形,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赛隆药业董事长兼总经理蔡南桂、财务总监高京、董事会秘书张旭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根据相关规定,广东证监局决定对赛隆药业及蔡南桂、高京、张旭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对此,赛隆药业表示,公司及相关人员高度重视警示函所指出的问题,将严格按照广东证监局的要求,及时报送书面报告。
曾多次修改业绩预告
资料显示,赛隆药业成立于2002年4月3日,于2017年9月12日登陆深交所,是集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制药企业,主要产品涵盖心脑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质子泵抑制剂、抗感染药、抗出血药、镇痛药等领域。
近年来,赛隆药业业绩持续承压。相关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赛隆药业仅有2023年盈利,其余年份均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22万元、-2334万元、-3731万元、953.4万元、-3314.56万元。最新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赛隆药业实现营业收入5409万元,同比下降22.2%;归母净利润亏损104万元,同比下降163.9%。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赛隆药业曾多次修正业绩预告。2021年-2024年,赛隆药业连续修正业绩预告。其中,修正后的2020年业绩预告中,约1750万元营业收入未达到收入确认标准,不计入收入。2022年,赛隆药业修正2021年业绩预告,约800万元营业收入未达到收入确认标准,不确认收入。
2023年,赛隆药业再次修正年度业绩预告,将2022年的预计归母净利润由此前的亏损1500万元-2500万元,修正为亏损3500万元-4600万元。原因为增加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约600万元;调增当期收入对应的成本费用约200万元;补提资产减值损失约400万元。此次业绩修正也引来了深交所的关注。2023年7月6日,因业绩预测结果不准确或不及时,赛隆药业被深交所采取监管措施。
2025年3月15日,赛隆药业对2024年业绩预告进行修正,修正后,公司利润指标由盈转亏。赛隆药业给出的修正业绩理由是,随着年审工作推进,结合业务实际情况,对部分销售收入确认进行再次分析,基于谨慎性原则,部分收入2024年度不予确认,预计减少3963.25万元,减少毛利3395.71万元。在资产减值方面,赛隆药业针对部分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将补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450万元。当时,赛隆药业就提示,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果然,在披露警示函的当日,赛隆药业还发布了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暨停牌的公告。公告显示,赛隆药业2024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均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交易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此外,赛隆药业股票于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开市起停牌一天,并于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开市起复牌。赛隆药业股票自2025年4月28日开市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赛隆药业”变更为“*ST赛隆”。
赛隆药业在最近发布的公告中表示,公司董事会将努力改善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力争顺利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包括: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加大销售投入力度,积极参与国家及省级、省际联盟药品集中采购,提高市场覆盖率;加强核心产品的市场推广,提高利润率;将优化业务团队,加大激励措施;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组织架构,提高运营效率等。
核心产品竞争激烈
赛隆药业2024年年报显示,占公司营业收入10%以上的产品包括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用替加环素、注射用脑蛋白粉针,这3个核心产品营业收入贡献约占总营业收入的39.39%。不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上述3个产品的竞品颇多,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批文号有107个,注射用替加环素的批文号有15个,而注射用脑蛋白粉针相关产品的批文号有120条。
此外,赛隆药业目前尚未有原研药,多个仿制药品种中标地方集采。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米力农注射液和注射用替加环素等三个品种四个规格中标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其中,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米力农注射液都面临10家以上的竞争局面,赛隆药业以大幅降价突围中标,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中标价格降幅高达91.7%。阿加曲班注射液、氨甲环酸注射液两个品种三个规格中标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商品名:赛思定)、氟尿嘧啶注射液(商品名:赛可托)中标第十批全国带量采购。
赛隆药业曾向新京报记者表示,集采中标产品在利润空间上有所受限,且合同执行存在滞后性(如2024年四季度中标,业绩贡献尚未完全释放),导致短期业绩承压;但放量有效提升了公司在公立医院终端的渗透率,为长期市场布局奠定基础。不过,从近几年业绩来看,集采放量并未对赛隆药业的业绩提升起到多大作用。未来,赛隆药业能否顺利撤销退市风险警示仍有待考量。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