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安全质量危机、财务困境之后,波音又陷入美国“对等关税”风暴。
近期,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证实,“由于关税环境”,中国客户已经“停止接收飞机交付”。另据报道,美国的达美航空以及欧洲的瑞安航空相关高管也相继表态,如果关税导致波音或空客飞机价格上涨,考虑将推迟飞机交付时间。
自2019年以来,波音已连续亏损6年,2025年被视作业务复苏的关键阶段,特朗普关税政策对波音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继2024年118.2亿美元的净亏损之后,波音最新披露的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虽有所改善,但仍有3100万美元的亏损。为进一步削减成本、缓解财务压力,波音已同意将其部分数字航空解决方案业务出售,其中包括盈利的Jeppesen子公司。
“买不起”的波音:加征关税一架787价涨千万美元
按计划,波音在2025年将向中国交付约50架飞机。波音官网信息显示,截至3月31日,波音已向中国交付18架飞机。
截至2025年3月31日,波音已向中国交付18架飞机。波音网站截图
奥特伯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或正在退回的飞机有三架。据报道,4月19日、4月21日,两架厦航涂装的737MAX从舟山起飞返美。4月24日上午,波音舟山工厂最后一架未交付的737MAX飞机启程返美,这架MAX飞机4月8日才抵达舟山,尚未完成喷漆,原计划交付国航。另据报道,吉祥航空也推迟了接收原本要交付的波音787飞机。
事实上,暂停或延迟接收飞机的不只有中国航司。美国达美航空首席执行官埃德·巴斯蒂安在近期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达美航空将推迟所有涉及关税的产品交付,不会接受预计在年底前交付的34架新空客飞机成本上涨,不会为任何飞机交付支付额外关税。欧洲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瑞安航空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奥利里近日也警告称,如果关税导致波音飞机价格上涨,他们将考虑推迟飞机交付时间。
世界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爱尔开普公司”也表示,如果美国继续加征关税,波音的市场份额将会大幅萎缩。以波音787为例,全面加征25%的关税会导致其价格上涨4000万美元,这将迫使很多航空公司转向空客。长期来看,最坏的情况下,波音只能留在美国市场,全球份额最终会降至20%-25%。
此前,中国航司购买波音客机的关税税率为1%-5%,加征综合税率后直接导致波音飞机采购成本翻倍。如果无法与飞机制造商达成“分担”共识,购买一架波音飞机加征关税后的价格远超航空公司所能接受的范围。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受“对等关税”影响,南方航空原本计划要出售的10架自有波音787-8型飞机产权交易也于4月11日宣布中止。
停止或延迟接收波音飞机,航司如何解决飞机空缺问题?有分析人士指出,理论上,航空公司可以从空客和中国商飞等公司采购。不过,由于供应链紧张,空客和中国商飞的飞机也不是说买就能立即买到。据报道,空客2030年前的窄体机位已售空。中国商飞C919的订单量已约1500架;2025年-2029年,C909的年产能稳定在50架,至2029年累计下线量达到400架左右。
有民航人士表示,短期内,考虑到目前国内航空市场的运力情况,暂缓增加一些飞机运力,不会对航司具体运营产生重大影响。但关税上调后,航司的航材和发动机维修成本将会大幅上升。
入华五十多年,已被空客赶超
自1973年开始向中国交付飞机至今,波音已入华五十多年。鼎盛时期,波音每年建造的新飞机中有20%都交付给中国客户。
2018年,波音的中国业务达到巅峰,接收了波音当年四分之一的新飞机。也是在这一年年底,波音舟山工厂正式启用,被视为“中美工业合作的标志性工程”,该工厂主要负责波音737 MAX飞机的完工及交付工作。
航班管家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国内41家航司中,约59%的航司拥有波音机队,其中全波音机队的航司就有14家,主要为山东航空、上海航空、中国联合航空、昆明航空等航司,厦门航空波音机队占比达到了90.2%,海南航空波音机队占比达到84.5%。
航班管家供图
波音官网信息显示,截至3月31日,波音在中国还有130架飞机等待交付,包括瑞丽航空的42架(36架737和6架787),以及南方航空的30架等。不过,这一数字远低于空客对华交付量。数据显示,2025年,空客计划向中国交付136架,2026年则交付148架。
波音网站截图
2018年、2019年接连两起致命的737 MAX坠机事故,也对波音造成重创。2019年3月,民航局先是停飞了737 MAX,后又宣布暂停受理波音737-8适航证申请,直到2024年才逐渐恢复。受此影响,波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逐渐被空客赶超。另外,随着C919的产能逐渐放量,中国商飞的市场占比逐渐提升。
航班管家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空客飞机在华架数占比已提升至52.2%,波音则减少至40.8%,中国商飞的占比则增至3.5%。
订单分流压力下,波音飞机的制造成本也面临上涨。飞机制造是一个高度复杂且依赖上下游协作的产业,波音的供应商遍布全球,涉及零部件制造、航空材料供应、航空电子设备等多个领域。据报道,奥特伯格近期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显示,波音大约80%的商用飞机最终都被外国航空公司购买,并且大约80%的飞机零部件依赖于外国制造。
波音首席财务官威斯特此前在公开活动中也承认,波音所需的零部件种类庞杂,涉及的供应链非常复杂,各环节受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为减少关税冲击,波音正“努力与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
6年累亏超三百亿美元,复苏之年“断臂”求生
美国的关税大锤挥下之前,波音已深陷质量丑闻和运营困境。
去年,波音多个型号飞机发生安全事故,737 MAX 9型客机在美国和世界多地被迫停飞检查,数万名波音员工长时间罢工。在此背景下,波音2024年营收665亿美元,仅为2018年巅峰期1011亿美元的66%。净亏损达到了118.2亿美元,仅次于2020年的118.7亿美元净亏损。
去年接任波音CEO的奥特伯格,将2025年作为业务重组的起点之年。刚刚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18%至194.96亿美元,净亏损有所好转,但仍亏损了3100万美元。
根据波音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利润支柱737 MAX机型产量逐步提升,预计今年每月产量将稳定在38架。
为进一步缓解财务等方面的压力,4月22日,波音透露与软件投资公司Thoma Bravo达成最终协议,将其部分数字航空解决方案业务出售给后者,交易金额为105.5亿美元。
波音此次出售的部分数字航空解决方案业务,包括Jeppesen(一家为飞行员和航空公司提供导航图表和飞行计划的公司)、ForeFlight(一款帮助优化航线和跟踪天气的飞行计划和导航应用程序)、AerData(专门从事飞机租赁、维护和资产管理数字解决方案) 和 OzRunways(波音在澳大利亚的子公司)等资产。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波音将保留其使用飞机和机队特定数据的核心数字能力,为商业和国防客户提供机队维护、诊断和维修服务。该交易预计2025年底完成。
出售上述业务是波音为削减成本和筹集资金作出的最新努力。据报道,近年来,为应对一系列安全丑闻引发的质量危机,波音每个季度消耗数十亿美元。另外,自2019年以来,波音已连续亏损6年,累计亏损356.85亿美元。大规模亏损迫使波音急切地寻找额外的资金来源。
奥特伯格去年曾表示,他将裁员1.7万人,以维持公司运转。他认为,除了核心的商业和国防业务之外,几乎所有事情都在谈判桌上,“这种做法是在‘修剪’这家飞机制造商的投资组合,而不是对其进行全面改革。”
然而,鉴于盈利子公司Jeppesen此次也被打包出售,有分析人士认为,波音此次出售资产获得的急需现金,可能是以牺牲长期利润为代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真真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