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公司首先要确保‘活下去’。”五矿地产董事会主席何剑波在年报中坦言。


4月24日,五矿地产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五矿地产实现收入98.83亿港元,同比下降21.8%;年内净亏损同比有所扩大至37.48亿港元;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35.21亿港元。不仅如此,其毛利率也从上年的17.2%跌至6.1%。


五矿地产是地产央企中首个喊出“活下去”的房企,一方面透露出其处境艰难,另一方面也对外展示出自救姿态。何剑波也进一步表示,今年,五矿地产把去库存、防风险放在首位,想尽一切办法增收节支,减少亏损。


毛利率跌至个位数

五矿地产是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一级公司,并且是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地产主业央企之一。尽管背靠中国五矿集团“大树”,也拥有央企身份,在融资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去年五矿地产的处境并不好过,业绩更是呈现断崖式下滑。


利润率方面,2024年,五矿地产的毛利率由上年的17.2%下降至6.1%,主要由于年内房地产开发业务随行就市,采取包括调整销售价格等策略促进项目去化,导致结转毛利率较低的项目占比较多。同时,年内净亏损同比有所扩大至37.48亿港元;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35.21亿港元。


业绩亏损的同时,五矿地产在拿地方面颗粒无收,明显呈现收缩态势。财报显示,2024年五矿地产没有新增项目,截至2024年底,五矿地产可开发的总楼面面积为576.1万平方米。其中,一线城市占比30.2%,二线城市占比35.9%,三线城市占比33.9%。


五矿地产称,截至2024年底,五矿地产资产总额为410.31亿港元,同比下降23.4%;净资产92.57亿港元,同比下降35.5%。净资产下降主要由于年内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35.21亿港元、合作项目减资及分红予股东合共10.11亿港元所致。



图/五矿地产2024年年报截图


确保债务“不爆雷”


由于亏损原因,五矿地产的净资产负债率也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期末,五矿地产资产负债率(总负债对总资产)为77.4%,剔除合约负债及递延收入的资产负债率为76.4%,净负债率(债务净额对权益总额)为203.3%。净资产负债率上升主要由于年内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35.21亿港元所致。同时,截至2024年底,五矿地产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不包括受限制现金及银行存款)28.22亿港元。


五矿地产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因若干融资协议契约违约取得银行豁免金额98.78亿港元,但导致17.62亿港元其他银行借款发生交叉违约,未豁免部分的81.74亿元非流动部分借款已重新分类至流动负债一栏,但截至目前,未接到任何贷款催款通知。五矿地产还称,2024年末,其尚未使用的银行融资额度40.89亿港元,但较上年底减少近30亿港元。


无论从盈利、负债还是融资层面来看,五矿地产都到了“生死关头”。对此,何剑波表示,今年公司首先要确保“活下去”,把去库存、防风险放在首位,想尽一切办法增收节支,减少亏损。严守资金安全底线,努力修复资产负债表,确保债务“不爆雷”、交付“不烂尾”、发展“不守旧”。


何剑波同时表示,过去一年中,市场成交已接近底部,企稳信号逐步显现。今年,行业或将逐步走出低谷。集团将抓住政策机遇与行业止跌回稳的窗口期,加快销售,回笼资金,为穿越周期筑牢底板;努力改善现金流,保障资金安全,并积极压降负债,保障债务接续安全;同时,持续推进降本增效,非生产性开支计划比上年减少10%,全力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


地产央企业绩分化


当前,地产央企业绩分化明显,头部梯队房企位居百强房企销售额排行榜前列,处于整体的“领头羊”地位,包括保利、中海、华润、招商、金茂、中铁建,位列全国房企第一阵营,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


而部分地产央企已经明显“掉队”,其中,一部分央企在奋力自救,另一部分央企则已经宣告“退房”,例如,近期中交地产、南国置业都将房地产开发业务交给母公司。


令人意外的是,五矿地产成了当前首家公开喊出“活下去”的地产央企,此前首个行业吹哨“活下去”的是2018年的万科。


从未来发展来看,五矿地产还将在房地产领域开疆拓土,其在年报中称,会及时补充优质新项目,加快多元业务发展,提升轻资产业务比重,践行城市综合运营商的战略转型目标。在多元化物业方面,五矿地产还将在物管、商管、产城物业等赛道努力。


那么,五矿地产能否“活下去”并且“活得好”,值得市场关注和期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徐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