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资源率先发展第一梯队品牌的上海家化,尚未走出业绩低谷。4月27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家化”)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4亿元,同比下滑10.5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25%至2.17亿元。
上海家化在报告中指出,由于今年六神品牌价格策略调整,线下经销商进货节奏有所延迟,但不影响总体需求,同时,公司进一步优化渠道库存和非战略合作品牌,相关业务营收同比有所下降、毛利同比减少,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34.49%至1.92亿元。
佰草集部分产品降价清库存,美妆产品平均售价下降65.42%
资料显示,上海家化的前身是成立于1898年的香港广生行,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美妆行业中首家上市企业,主要从事化妆品、日用化学品和婴儿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旗下拥有六神、玉泽、佰草集、美加净、高夫等品牌。
随着去年6月上海家化迎来新一任“掌门人”林小海,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重塑和组织变革,其中便包括对国内业务组织机构进行调整,例如调整个护事业部(含六神、美加净品牌)、美妆事业部(含玉泽、佰草集、典萃、双妹品牌),新设创新事业部(含启初、家安、高夫等品牌)。
策略层面,公司分梯队梳理了品牌发展的优先级。其中,第一梯队为六神、玉泽,聚焦细分行业中的领跑品牌;第二梯队包括佰草集、美加净,力求打造规模赛道中的“质价比”品牌;第三梯队则是上海家化旗下的其他品牌。
据其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个护产品是上海家化最主要的营收来源。报告期内,个护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9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约46.42%;美妆、创新、海外产品的营收分别为3.29亿元、2.33亿元以及3.47亿元。
图/上海家化报告截图
价格方面,除包括汤美星等品牌的海外产品平均售价同比有所提升,个护、美妆及创新产品的平均售价均呈下滑趋势,分别同比减少13.4%、65.42%以及31.19%至8.77元、16.38元和10.5元,海外产品平均售价则增长7.5%至15.55元。对此,上海家化指出,美妆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下降,主要受佰草集部分产品降价及清理库存的影响;创新产品平均售价下降主要受部分品牌清理产品线的影响。
作为曾经的“尖子生”,佰草集不仅被上海家化列入第二梯队,线下业务也在加速“瘦身”。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去年10月“佰草集汉方SPA”微信公众号发布闭店公告称,其已与美丽田园集团达成合作,位于上海的保定店、永银店、正大乐城店会在11月30日正式闭店;同年11月,上海家化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佰草集巴黎专卖店已关闭”。
由于“百货渠道主动降低社会库存使得开票收入减少以及线下业务萎缩”等因素,2024年,上海家化全资子公司上海佰草集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净利润为-7460万元。此外,据中怡康市场研究公司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佰草集品牌在百货渠道护肤市场份额为0.5%,同比略有下滑。
销售费用超研发投入17倍,销售费用率常年高企
除了优化库存带来的影响,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家化的销售费用为6.88亿元,虽然较上年同期的7.09亿元有所减少,销售费用率仍高达40.38%;研发支出为3873.97万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仅约2.27%。相比之下,销售费用是研发支出的17.76倍。
图/上海家化报告截图
据“上海家化”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以来,公司旗下品牌玉泽完成了从品牌形象、包装视觉、产品配方到专利科技的升级;同为第一梯队的六神优化新媒体营销,电梯广告曝光量实现8倍增长,曝光成本下降65%;高夫则宣布脱口秀演员付航为品牌大使。
拉长时间线来看,2021年-2024年,上海家化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9.47亿元、26.52亿元、27.7亿元以及26.5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达38.54%、37.32%、41.98%和46.65%,常年居高不下。
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销售费率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在面对投资者关于“明年整体预算和销售费用规划”的提问时,上海家化方面表示,2025年预算整体目标盯住市场增速,将重点关注线上、线下的增速,希望实现线上业务占比提升,同时称,“费用预算将以品牌资产为主要投向,力争实现突出品牌战略、突出品牌建设等。”
值得关注的是,与一季度报告一同发布的还有上海家化“关于2025年度投资理财计划的公告”。为提高资金收益率,董事会批准公司2025年拟进行总额不超过30亿元的投资理财项目,投资种类包括国债、国债逆回购、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等,额度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该项投资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公司资金使用安排合理”,上海家化表示,投资理财事项已经公司八届二十五次董事会批准,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