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张晓翀)4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新京报贝壳财经承办的“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大咖深度谈活动在京举行。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在活动上表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将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预计在“十五五”时期,人工智能将出现加速演进的过程,这样的变化将对我国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要抓住这一轮人工智能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国内新旧动能的转换,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


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吴萨指出,受资源环境约束和成本要素上升等因素影响,以传统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动能发展空间和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下行,以创新为主要动力的新动能增长空间和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攀升,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新质生产力是指“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一定要赶上一个历史的机遇。一般性的创新并不能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而只有抓住了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环节,才有可能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吴萨表示,每次工业革命都预示着区域经济中心调整,原有优势可能变成劣势,后来者可以居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影响我们国家当前和未来长久的竞争力。


吴萨谈道,到2030年,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准,要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每年GDP还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样持续的增长背后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我国要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而新旧动能转换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创新为动力的新动能要不断提升。


重视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


吴萨认为,与前几次工业革命相比,正在兴起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所代表的不是任何单一的技术,而是一系列技术发展的趋势。人工智能的建设领域包括数据的感知和收集(物联网),数据的传输(5G网络,宽带网络),数据的存储计算(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的主要应用(工业互联网,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技术支撑(大科学设施)。

    

吴萨指出,“十五五”期间,人工智能很重要的一个核心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数据、算力和算法为核心要素资源,主要解决物与物之间的数据交互问题,目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字孪生体系。


他表示,随着5G技术的商用,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互联网,从产业数字化到生活数字化、社会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应用价值会越来越高,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人工智能既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投资的热点,也是我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助推力。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