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行业的调整也波及到了“救场专业户”。
4月25日,信达地产交出2025年一季报,营收、利润双降,收入约5.18亿元,同比缩水34%;净亏损约2.4亿元,比上年多0.1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样黯淡,为-2.09亿元,而上年同期还赚了1.95亿元。
不止如此,在此前披露的2024年年报中,信达地产营业收入80.2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4.20亿元下降了29.70%,直接跌回十年前的水平;净利润约为-8.0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34.41%,直接从“小赚”变成“亏损”。
信达地产是中国信达旗下涉房类业务的资本运作平台,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还有商业运营、物业服务、房地产项目监管和咨询服务等业务。过去几年,围绕房地产行业风险化解,信达地产和中国信达一起,助力房企纾困,参与了多个出险项目的盘活。可如今行业调整持续,连“救场专业户”自己也“泥菩萨过江”了。
减值损失14.2亿,亏损翻倍
众所周知,我国有5家全国性AMC(资产管理公司),分别为中国华融资产、中国长城资产、中国东方资产、中国信达资产,以及2020年成立的中国银河资产。
2022年,也就是停贷风波兴起的那一年,金融管理部门曾召集5家全国性AMC开会,研究AMC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参与出险房地产企业的资产处置、项目并购及相关金融中介服务。在政策鼓励下,各大AMC开始入局房地产。其中,中国信达与旗下的信达地产先后参与盘活多个地产项目。
据中国信达披露,2022年至2024年9月底,中国信达参与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152个,投资737亿元,带动3220亿元项目复工复产,实现了4.4倍的风险化解效率。
今年开年,信达地产再有大动作,与中国信达、鑫盛利保共同发起设立房地产行业存量资产纾困盘活基金,母基金认缴总规模达200.01亿元。其中,信达地产和中国信达各认缴100亿元,鑫盛利保认缴100万元。
不过,对于信达地产来说,这边忙着给别人“输血”,自家的财报却越来越“难看”。
2024年,信达地产实现营业收入80.2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4.20亿元下降29.70%,直接跌回十年前的水平。而且,营收在2020年达到258.6亿元的峰值后,已连续四年下滑。
盈利数据更是不尽如人意。2024年,信达地产实现净亏损约8.0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约6.02亿元下降234.4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亏损约7.8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约5.05亿元下降255.12%。
对于盈利“成绩单”,信达地产给出多方面的解释:公司本期结转项目规模及结转收入毛利率下降,房地产销售毛利及对联合营公司的投资收益减少,资产减值金额增加。
拆解来看,毛利率方面,2024年,信达地产的整体毛利率为16.4%,同比减少2.3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毛利率15.62%,同比减少2.88个百分点;在投资收益方面,2024年信达地产收益约3.95亿元,同比减少了58.5%。
资产减值方面,据信达地产4月11日发布的公告,其在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总额约14.2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3014.37万元,债权投资信用减值约7.86亿元,存货跌价准备约5.95亿元,而投资性房地产减值974.16万元。
这波减值操作,令信达地产2024年度利润总额减少约14.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约12.56亿元。
销售下滑,现金流亮“红灯”
不只是营收盈利的下降、亏损,信达地产的现金流也亮起了“红灯”。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信达地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3.48亿元。而截至去年底,信达地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11.4亿元,同比下降260.14%;速动比率仅有0.51,同比下降32.89%。
对此,信达地产表示,主要为报告期内销售房地产项目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
简单地说,就是销售下降。信达地产2024年全年的销售额、回款还不到2023年的一半。
具体看来,2024年,信达地产累计实现销售面积47.5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82.69亿元(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销售金额32.84亿元,代建项目销售金额11.62亿元);回款金额82.09亿元(其中合作项目权益回款金额34.83亿元,代建项目回款金额14.39亿元)。
而在上年同期,信达地产的销售金额为195.05亿元(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销售金额60.34亿元;代建项目销售金额68.10亿元);回款金额207.28亿元(其中合作项目权益回款金额66.94亿元,代建项目回款金额67.45亿元)。
销售额与回款金额明显下降背后,可以看出,代建项目明显下降。
今年计划销售105亿、回款100亿
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信达地产资产总额764.34亿元,较年初减少62.21亿元;负债总额504.98亿元,较年初减少68.8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238.39亿元,较年初减少7.9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07%,较上年度末减少3.36个百分点。
参与项目纾困是把“双刃剑”,可以助力信达撬开更多市场,但同时也暗藏风险。加之过去几年,我国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信达地产作为仍以住宅开发为主业的企业,难以独善其身。
对于2025年,信达地产称,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公司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稳健经营策略,统筹处理好优化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重点围绕“拓宽业务来源、加快资金回收、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组织效率”,扎实开展经营管理工作。2025年,公司计划销售额105亿元,回款额100亿元;计划新开工面积12.55万平方米,计划竣工面积120万平方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段文平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