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北京经济实现强势开局,GDP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增速0.1个百分点,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在网络空间展示北京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科技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持续唱响经济光明论,4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新京报贝壳财经承办的“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大咖深度谈活动在京举行,同时,全年首都经济形势政策网上宣传活动也正式启动。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相关负责人参与活动,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李德刚为活动致辞。


活动现场有诸多亮点值得关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分别解读分析相关经济政策和一季度“开门红”数据;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中斩获冠军的“天工”机器人上台互动,秀出北京科技的先进成果;权威专家解读全国及北京经济发展趋势、动能,探寻经济发展方向;网络平台发布系列经济形势政策网络宣传项目,持续为北京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北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北京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多部门的政策支持与高效协同。


活动现场,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产业处处长李彬介绍了2025年京西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包括聚焦“两园一河”打造京西地区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京西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文商旅体融合激发区域转型活力、聚焦民生改善持续加强城市功能优化、聚焦生态文明夯实京西绿色本底等。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处副处长唐斯异表示,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积极作为、精准施策,用心服务企业,产业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一季度,北京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过35%,稳稳扛起全市第一支柱产业的大旗。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发展处处长陶勇介绍称,围绕打造“中国入境旅游首选地”,北京推出了4方面18条措施,用足用好240小时免签政策。今年还将安排1000万元入境游奖励资金,分六类对旅行社企业进行事后奖励。一季度,北京接待入境游客89.1万人次,同比增长61.3%,比2019年增长8.4%,旅游外汇收入11.2亿美元,同比增长46.8%(折合人民币80.4亿元,增长48.4%)。

 

“天工”机器人亮相谈夺冠 重磅专家解读经济形势


值得关注的是,前不久,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中斩获冠军的“天工”机器人也在活动现场亮相,并与主持人进行多轮互动,流畅的步伐、幽默的语言、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无不展现着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天工”机器人在谈到夺冠感受时称:“最大的感受是档期更满了,我的经纪人都忙不过来了!不过,能代表北京机器人赢得冠军,我很骄傲,未来我也会加速进化。”


在回答主持人提出的“现在很多人担心会被机器人取代,你对人类有什么建议?”这一问题时,“天工”机器人回答说:“我建议人类朋友多喝豆汁培养独特的味觉系统,多逛胡同锻炼复杂的地形导航能力,毕竟让我们机器人理解‘前面路口第二棵歪脖子树右转’的导航指令,可比解薛定谔方程难多了。”


主旨演讲环节,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联兼职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CTO,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源学者王鹤,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闻剑辉等嘉宾,就中国及北京经济发展趋势、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等发表真知灼见。


吴萨认为,与前几次工业革命相比,正在兴起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所代表的不是任何单一的技术,而是一系列技术发展的趋势。人工智能的建设领域包括数据的感知和收集(物联网),数据的传输(5G网络,宽带网络),数据的存储计算(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的主要应用(工业互联网,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技术支撑(大科学设施)。预计在“十五五”时期,人工智能将出现加速演进的过程。    


李志起表示,展望“十五五”期间,北京面临人口老龄化、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深水区等挑战。对此,北京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一是实现全链条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优势,打造数字资产入表和北数所发展高地;三是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吸引年轻人才落地北京,释放人口质量红利。“在这三个方向的努力下,北京经济会有更亮眼的表现。”


王鹤认为,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时代,不管是在今年的春晚还是近期的机器人半马比赛中,以“天工”等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都展现出精彩的运动能力,这背后是技术的革新,是端到端的强化学习。“运动时代的人形机器人是一种闭眼跑、闭眼跳的状态,这种运动健将不是人形机器人的终点,只有手、眼、脑协调,才能让人形机器人干起活来,开启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力时代。”


闻剑辉表示,2025年是真正的智能体元年,这个智能体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体,它能够从回答问题到解决问题,从说起来到动起来,从基础模型到整个模型矩阵联动而实现的一个真正的智能体。 “我国对人工智能的创新和重视,不仅仅是关注人工智能技术本身,还因人工智能可以为未来的产业变革带来无限大的动力。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将成为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

 

首都经济形势政策宣传活动启动 新京报等多网站平台发布宣传项目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意味着“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首都经济形势政策网上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新京报、北京时间、抖音、微博、快手、百度、搜狐、凤凰等网站平台在活动上发布了最新的经济形势政策网络宣传项目。


其中,新京报发布《北京未来产业图谱》,带领读者一览首都新质生产力高地,看北京如何以潮头之势谋篇布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北京时间推出《局处长讲政策》, 开创“政策在场”的融媒体实践;抖音发布“dou来云招聘”,与北京市各级人社单位加强合作,创新落地“直播带岗服务矩阵”模式。


微博推出“新质领航,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巡礼”系列走访活动,依托北京财经大V联盟,围绕五大主题走访数十家专精特新企业,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快手推出“‘快’说经济”直播专项,以青年化语态解析经济密码。


百度推出“真知灼见”系列策划,汇聚真知灼见,以科技财智助力北京经济发展;搜狐推出《烟火北京2025》,实地探访人气北京地标,讲述北京多元的烟火故事;凤凰推出“智变未来”专题,追踪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下的新兴机遇与潜在风险。 


系列网络宣传项目不仅为公众提供深入了解首都经济政策和发展态势的窗口,也将持续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油助力。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将继续保持“形稳、势好、质优”的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胡萌 张晓翀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