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京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红毯铺就星光大道。当全球影人的目光聚焦于银幕光影时,北京银行正以另一种方式书写文化产业的资本叙事——这家与电影节相伴十四年的金融机构,其天坛造型的LOGO在展映厅与签约台交相辉映,见证着银幕背后的金融力量。

 

准确而言,今年也是北京银行深耕文化金融的第十九个年头。一路走来,这家银行像一位沉默的“文化制片人”——不抢红毯C位,却始终在场记板上写下“Action”。

 

截至2024年末,北京银行的文化金融贷款余额达到1166亿元,同比增速直线上升,不仅服务了上万家文化企业,更是支持了《长津湖》《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众多优质国产影片的出口、制作、特效、美术、宣发等环节。

 

图/数据来源北京银行历年年度报告

 

当前,这家银行正在以文化金融为支点,撬动文化产业创新的无限可能。据北京银行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北京银行文化金融贷款余额超过1315亿元,较年初增速16.27%。

 

战略定航:创新破局轻资产融资困局

 

文化产业的轻资产、价值不易衡量等特性,曾让无数金融机构望而却步。而北京银行却早在2006年便开启文化金融的探索之旅,将服务文化产业纳入全行发展战略。目前,这家银行已经构建起“总行-分行-支行”三级联动、专营化与特色化并重的服务体系。

 

在总行层面,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文化金融领导小组,设立文化金融部,统筹全行资源;分行层面,划分8家重点发展分行和9家特色分行,因地制宜服务区域文化集群;支行层面,打造3家文创专营支行、22家文创特色支行,形成“专营+综合”的毛细血管网络。这一“金字塔”架构,让政策、资源、服务精准触达文化产业链末梢。

 

众所周知,机制的创新往往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效果。2024年北京银行出台“千帆计划”专项方案,制定专项奖励政策,构建定制化产品支持、协同化客户拓展、专业化团队服务、专项化考核激励、特色化品牌宣传等五位于一体的分层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北京银行对文化金融战略和潜力客户的服务能力。自启动方案以来已带动战略客户新增授信超300亿元。

 

同时在管理方面,北京银行也实行政策及资源倾斜,设置文化金融专项考核指标,研究制定文化金融特色考核体系,鼓励文化金融创新发展。

 

在这些鼓励模式创新的举措之下,北京银行实现了文化金融服务“情怀”可量化、“创意”价值化。


在北京银行前门文创支行数悦中轴交互区域,工作人员与客户一同体验数字化应用。

 

以前门文创支行为例,其坐落于由“文化新地标”北京坊与“百年商脉”大栅栏组成的文化磁场之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培育了该支行构建“文化金融场景融合”的土壤。近年来,前门文创支行大胆尝试了话剧版权质押模式,精准助力繁星戏剧村解决融资难题,并与西城区共同打造“文物有信用”全新概念,成功落地全国首个文物活化利用信用融资项目。

 

产品矩阵:全周期赋能产业升级

 

北京银行积极赋能文旅产业,推出“文旅e贷”打造“云端授信”。在数字化转型战略指引下,聚焦文化行业自身的产业特性、行业特质及企业特点,强化文化金融产品创新。

 

除了依托大数据风控,可实现线上秒批、灵活授信的“文旅e贷”之外,北京银行还针对文化产业头部企业,推出“文化领军贷”综合考量企业财务因素及代表作品、文化人才、社会荣誉等专属特点,以更精准、更高效、更专业服务优质文化企业;针对影视行业,推出“剧影e贷”首创“1+2+1”评分矩阵,定向服务,锁定出品、制作、宣发重点环节,全程护航《唐探1900》《熊出没·重启未来》等热门影片。

 

而面对影视、动漫、文旅等细分领域的差异化需求,北京银行先后推出“创意贷”“文创普惠贷”“文化IP通”“创意设计贷”“农旅贷”“文旅贷”“文化英才贷”等文化金融产品及服务方案,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工具箱。

 

这些产品不仅是金融工具,更是未来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例如,在文旅消费方面,北京银行支持北京市文旅局“网红打卡地”“微度假目的地”等品牌建设,近三年累计为北京市文旅局评选的首创·郎园Station、北京环球度假区、北京世园公园、北京酷车小镇、古北水镇等40余家网红打卡地推荐及提名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超220亿元。

 

生态共建:构筑文化新质生产力“引力场”

 

文化金融的本质是生态共赢。北京银行深谙此道,以“平台思维”打破边界,构建起政府、企业、资本、人才共生共荣的生态圈。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交汇点,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提出:“新质生产力是时代最强音,文化金融需向‘新’而生、向‘质’跃迁。”

 

北京银行围绕文化新质生产力“两优客群”,协同政府、协会、智库渠道,向前、向后延伸金融服务,联合VC/PE机构打造股债联动生态体系,构建多方交流对接机制,高效服务文化企业创新发展。

 

同时,北京银行还升级了“文化金融创客联盟”,依托“撮合赢”平台,提供集政策咨询、商品展示、企业供需、匹配撮合、洽谈对接、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打造文化新质生产力平台生态,与文化新质生产力企业共谋发展。

 

就在4月24日,北京银行与北京市电影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新影擎计划”,更将服务范围从制片宣发延伸至电影科技、消费升级等领域。

 

以“新影擎计划”为契机,北京银行与北京市电影局建立电影重点项目对接机制,对获得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扶持且有融资需求的优质电影项目,重点加大支持力度。

 

图/签约现场(来源:北京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

 

就在当天,北京坏猴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百纳千成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五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北京银行进行了现场签约,成为“新影擎计划”的先锋实践,有力地展现了金融力量与电影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坚实信任。

 

北京银行用十九年的支持与陪伴证明,最好的金融赋能不是短暂薪火,而是化雨春风;不是追逐风口,而是培育生态。在这里,每一笔贷款都是播种,每个产品都是桥梁,而这场金融与文化持久的双向奔赴,必将描绘出首都文化产业的新画卷。


文/许哲

编辑 寇德娜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