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葫芦娃”)宣布,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4月29日停牌1天,2025年4月30日起实施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将变更为“ST葫芦娃”。


同日,葫芦娃还披露,其总经理张铭芮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总经理职务,而这距其上任不足两月。


被指内控存在重大缺陷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立信”)对葫芦娃形成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原因涉及三方面。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南监管局《关于对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葫芦娃对其2023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了重述。截至审计报告日,葫芦娃尚未提供与重述事项相关的完整财务资料及相关原始资料,因此,立信表示,无法就重述事项对葫芦娃2024年度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葫芦娃控股股东通过个人(非葫芦娃员工)名下的银行账户向葫芦娃的客户提供了资金支持。葫芦娃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排名前10的部分客户期后无回款或回款金额较小。由于葫芦娃管理层未就上述情况提供合理解释和相关支持性资料,立信无法就相关客户是否存在受托存放葫芦娃的产品、葫芦娃是否已经履行完毕相关销售合同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葫芦娃2024年度向海南中旺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中旺”)外购研发项目8个并支付4205.37万元(2023年外购研发项目4个,支付1800万元)。海南中旺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与葫芦娃实际控制人之一存在亲属关系,海南中旺自2022年6月成立以来未向除葫芦娃外的其他方转让过研发项目。葫芦娃未就上述情况提供合理解释和相关支持性资料,因此,立信表示,无法就上述外购研发交易的商业实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也无法确定该事项对葫芦娃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本次内部控制审计中,立信注意到葫芦娃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因此,出具了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短期内两位总经理辞职


同日,葫芦娃还披露了一则人事变动。公司总经理张铭芮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总经理职务,辞职后张铭芮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这距离其接任总经理一职尚不足两个月。


今年3月初,葫芦娃总经理一职刚刚经历过变化。3月4日,葫芦娃宣布,刘景萍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刘景萍辞去总经理职务后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战略与ESG委员会成员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刘景萍作为葫芦娃药业的创始人,其自2007年就开始担任董事长一职,2016年起兼任总经理职务,曾是葫芦娃药业的核心人物。


在刘景萍任内,葫芦娃通过“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拳头产品快速打开市场。2020年7月葫芦娃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海南自贸港首家上市药企。


不过,刘景萍在任期间,葫芦娃也存在诸多问题,如2019年-2022年间,葫芦娃多次因药品质量问题被监管部门通报,包括感冒清热颗粒含量不达标、维U颠茄铝胶囊有效成分不足、人参健脾丸因质量问题等,显出公司质量控制失序。公司的推广合规性也存疑,2023年审计报告显示,葫芦娃合作的学术推广服务商多为无参保记录的“皮包公司”,部分企业成立数月即注销,监管机构曾对其进行关于商业贿赂等问题的问询。


其重销售轻研发的模式也备受诟病。近年来,葫芦娃的销售费用连年走高。2021年至2023年,葫芦娃销售费用分别为5.46亿元、5.84亿元、6.38亿元,同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亿元、1.06亿元、1.14亿元,远低于其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6.11亿元,虽然同比微降4.33%,但占营收比例仍高达43%。


张铭芮上任后尚未施展拳脚,葫芦娃就收到一张“罚单”,因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被责令整改。


葫芦娃同日公布的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4亿元,同比下降21.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74亿元,同比下降2629.23%。主要系肠炎宁胶囊、复方感冒灵颗粒、克咳片等产品销售下降较多导致。2025年第一季度,葫芦娃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减少28.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35万元,同比减少11.23%。


针对总经理一职频繁换人的影响、业绩下滑、高销售费用、内控整改等问题,4月29日,新京报记者向葫芦娃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