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湿巾第一股”洁雅股份的日子算不上好过。
4月2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铜陵洁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洁雅股份”)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7亿元,同比减少12.07%;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83.1%至1946.48万元。
湿巾类产品营收占比超九成,研发费用逐年下降
洁雅股份表示,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降本需求强烈,导致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部分客户经营战略变化,毛利率较高的面膜产品订单减少;部分产线产能利用率不足,加之产品毛利率下降,相关设备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大幅减少,导致计提设备减值损失增加。
资料显示,成立于1999年的洁雅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湿巾类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制造商,于2021年上市。目前,该公司逐步实现了以湿巾为主、化妆品为补充的业务格局,主要客户包括欧莱雅集团、宝洁公司、利洁时集团、自然堂集团等。
分产品来看,洁雅股份在营收方面依赖湿巾类产品。报告期内,其湿巾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9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5.24亿元相比减少5.53%,占总营收的比重却由84.23%增至90.50%;面膜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8.23%至4110.53万元,营收占比由10.69%降至7.51%;洗护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87.52万元,同比增长101.77%,营收占比仅为0.53%;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则下滑73.41%至802.83万元,营收占比为1.46%。
作为唯一实现营收增长的产品线,该公司在年报中指出,自正式明确开拓洗护类业务起,便对其研发进行重点投入,“一方面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建立公司洗护类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平台;另一方面在铜陵本部技术研发中心进行软硬件升级,着重对上海研发中心产品配方进行工艺深化以及产业化承接,实现产品开发全技术链服务。”
图/洁雅股份报告截图
不过,截至2024年底,洁雅股份在洗护产品领域暂无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其生产技术仍处于“开拓阶段”。从产能情况来看,洗护类产品的设计产能为141.26万升,产能利用率仅12.19%。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洁雅股份的公司名称中包含“生物科技”四个字,但其研发投入算不上出众。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2023年,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638.2万元、2529.12万元以及2251.96万元,呈逐年下降趋势。到了2024年,其研发费用同比减少9.07%至2047.78万元,其中,去年前三季度,由于研发材料投入减少,洁雅股份研发费用同比下滑16.44%至1488.2万元。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77.57%,自有品牌湿巾销售收入规模较小
在影响净利润表现的多重因素中,有一个因素不能忽略——毛利率下滑。
数据显示,洁雅股份去年销售综合毛利率为19.63%,同比下降9.99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其湿巾类产品、面膜类产品、洗护类产品以及其他业务的毛利率分别同比下滑5.59%、32.94%、35.56%以及1.87%。此外,报告期内,毛利率较高的来料加工业务销售收入为7150.52万元,同比下降44.21%。
在年报中,洁雅股份将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归因于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客户降本需求强烈。
图/洁雅股份报告截图
从经营模式来看,该公司要采取ODM(自主设计制造商)/OEM(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模式,为客户生产湿巾及面膜类产品,并生产销售少量自主品牌产品。对于大客户的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洁雅股份的发展。2021年-2023年,其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均超70%,去年洁雅股份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达4.1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77.57%。
实际上,洁雅股份并不甘心只做“代工厂”。据招股书显示,为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该公司计划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和推广,“公司将深入开展国内消费者市场调研工作,通过研究消费者定位、产品款式偏好、功能需求、消费习惯等,制定相应的自主品牌建设策略和具体的推广措施。”
然而,在去年4月回复投资者有关“自主品牌发展”的提问时,洁雅股份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便以ODM/OEM经营模式为主,在品牌运营方面缺乏足够优势,创立自主品牌面临很多不确定性风险。
在2024年年报中,其也坦言,目前自有品牌湿巾产品销售收入规模较小,公司对ODM/OEM的委托方产生一定依赖。“虽然公司与相关客户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仍不排除客户因采购政策、渠道发生变化更换供应商的可能性,从而给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穆祥桐